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

年龄:61岁

职业:退休职工

主诉:活动后胸闷、气促10年、重一个月。

现病史

患者于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乏力,当时无心前区疼痛,无左上肢及腰背部放射痛,无双下肢水肿,医院就诊,心超示“心包积液、心腔大小正常”,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

年静息状态下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左上肢放射痛,医院急诊,诊断为“冠心病”,当时CAG提示“LAD狭窄95%、并植入支架一枚”,术后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用药。

年5月因再感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医院就诊,CAG示:LAD支架内再狭窄95%、RCA狭窄30%,遂再次于LAD内植入支架一枚。

年12月因自觉活动后气促、胸闷症状加重,复查心超示“双房增大伴轻中度二尖瓣及中度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中度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

近两年来反复发作胸闷、气促、双下肢水肿;近一个月来患者症状加重,为寻求进一步诊治,遂于我院就诊,拟“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收治入院。

患者自入院后二便正常,睡眠可;平素可爬2楼,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既往史、手术史、过敏史及其他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口服厄贝沙坦、β阻滞剂及利尿剂,血压控制可;否认2型糖尿病、COPD、脑梗、肾功能不全等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手术史:22年前行左乳腺癌手术并行放疗。

个人史:否认吸烟史;饮酒20年,每日约2-3两黄酒。

月经史:已绝经7年。

婚育史:育有一女,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

体格检查

T:36.5℃,P96次/分,R23次/分,BP/74mmHg

BMI20.89kg/m2

神清,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双肺呼吸音清,对称,未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bpm,律不齐,二尖瓣区可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未及心包摩擦音,周围血管征阴性,双下肢水肿(+)。

院前辅检

CAG(-05,医院):LAD支架内再狭窄95%,RCA狭窄30%。

心超(-01-29,医院):双房增大伴中度二尖瓣及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钙化伴轻度主动脉瓣返流,轻度肺动脉高压(LVEF:70%,肺动脉收缩压50mmHg,下腔静脉肝段增宽为24mm)。

初步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二支病变,PCI术后)

心脏瓣膜病(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不全(NYHAⅡ-Ⅲ级)

高血压2级(极高危)

左乳腺癌术后

入院后化验检查

血常规:

WBC7.7×/L,NE75.1%↑,LY15.2%↓,RBC5.45×/L↑,Hbg/L↑,PLT×/L;

DIC:

APTT27.2S,PT12.4S,INR1.05,TT17.70S,Fg3.1g/L,AT-Ⅲ活性%,FDP1.0mg/L,

D-dimer0.29mg/L;

肝功能:

ALT25IU/L,AST30IU/L,AKP87IU/L,r-GT63IU/L,TB36.1IU/L↑,DB7.3IU/L↑,

Alb48g/L;

肾功能:

BUN10.2mmol/L↑,Scrμmol/L↑,UAIU/L↑;

糖脂:

HbA1c6.8%↑,LDL-C1.89mmol/L,HDL-C1.23mmol/L

心衰标记物:

NT-proBNPpg/ml↑;

心肌蛋白:

CK-MB4.4ng/mL↑,Myo58.3ng/mL,

TnI0.05↑ng/mL。

心电图

影像学检查

两肺纹理增多稍乱模糊,两肺门影增大增浓;T6-7投影处团片状高密度影;左上肺局限性透亮度增高。心影增大。

入院辅检

CAG(-12-11):LM无明显异常;LAD原支架内60%狭窄;LCX、RCA无明显异常。

超声心电图

一、M型主要测值(单位mm):

AO24;LA42;LVEDD41;LVESD25;IVS7;PW7;

二、二维超声心动图描述:

1.左房增大,右房明显增大。2.左室壁不增厚,静息状态下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活动未见明显异常。3.主动脉瓣局部增厚,回声增强,开放不受限。4.余心瓣膜未见明显增厚,开放不受限。5.后心包厚度约3mm,回声稍增强,未见明显心包积液。

三、彩色多普勒超声描述:

1.房、室间隔水平未见明显分流。2.二尖瓣中度反流。3.主动脉瓣轻度反流。4.中度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50mmHg。5.右室流出道流速偏快约2.36m/s,即刻心室率次/分。

四、左心功能测定:测量值

左室舒张末期容量(ml)75左室收缩末期容量(ml)22左室射血分数(%)70左室短轴缩短率(%)39每搏输出量(ml)52

诊断意见:左房增大伴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伴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右房增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轻度关闭不全。

入院后治疗措施

利尿(托伐普坦7.5-15mgqd、呋塞米40mg/托拉塞米20mgqd+螺内酯20mgtid);

改善心肌重构(厄贝沙坦mgq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

扩冠(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qn+消心痛5mgtid);

抗血小板聚集(ASAmgqd+替格瑞洛90mgbid);

增加心肌能量代谢(曲美他嗪30mgtid);

调制固斑、抗炎(阿托伐他汀20mgqn);

控制血糖(阿卡波糖50mgtid)

治疗效果

水肿、气急不能完全缓解,CVP测量值为36cmH2O。

心脏瓣膜病?

缺血性心肌病?

特发性心肌病?

尿毒症心肌病?

心包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1.左心室心肌灌注基本正常;

2.室间隔及下壁近心尖处局部心肌代谢轻度降低;

3.左室功能EF值正常。

胸部CT

左肺上叶慢性炎性改变;左肺舌段及左肺下叶条索影,两侧胸膜局部增厚;心包局部增厚,心影增大。左乳术后改变;左侧锁骨、第一肋骨前端及胸骨高密度影,转移待排。

心脏MRI

影像描述:右房增大(23cm2),右室形态未见明显扭曲,左房增大(23cm2),室间隔略呈S型扭曲,趋向弹皮筋样运动。余心腔壁未见明显异常,腔内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左室壁心肌收缩活动未见明显减弱,未见反常运动和矛盾运动,延迟增强未见明显强化。二尖瓣、三尖瓣可见轻度反流,主动脉瓣未见明显反流。心包增厚,右室游离壁处心包厚约0.7cm。左乳及左侧胸壁部分软组织术后缺如。

左心功能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ml)51,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ml)16,左室射血分数(EF%)68。

右心功能测定:右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ml),64右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ml)30,右室射血分数(EF%)52。

诊断意见:左乳癌术后改变;心包增厚,室间隔扭曲伴异常运动;左房增大,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右房增大,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修正诊断

慢性心功能不全(NYHAⅡ-Ⅲ级)

缩窄性心包炎(放疗后)

心脏瓣膜病(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冠心病(两支病变,PCI后)

心律失常(房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高血压2级(极高危)

2型糖尿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CKD4-5期)

左乳腺癌术后

讨论

缩窄性心包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室间隔摆动:

“平方根”征:

缩窄性心包炎与限制性心肌病的鉴别辐射致缩窄性心包炎

辐射致心包损伤的影响因素:总辐射量、暴露的心脏轮廓大小、辐射源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治疗级别。

乳腺癌为放射中度/低度不敏感肿瘤,凡Ⅰ期或Ⅱ期乳癌,肿瘤位于外侧象限,腋窝淋巴结阴性者手术后不做放疗;Ⅰ期而肿瘤位于内侧象限或Ⅱ期乳癌皆作手术后放疗。Ⅲ期手术前照射也有好处。

国内-年乳腺改良根治后放疗调查显示,单位常规照射锁骨上下区占96.2%,其余依次为内乳区85.2%、胸壁79.0%和腋窝74.8%。其中又以60Co或高能X线切线野照射最多见(45.2%),胸壁的中位照射剂量是50Gy(30~60Gy)(40Gy即出现心肌损伤)。

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

轻度缩窄,可不予外科手术;否则一旦确诊,应尽早行心包剥离术

左室舒张功能可明显改善;

左室充盈受损与否持续与围术期症状密切相关;

5年生存率70-80%,10年生存率40-50%;

对于伴辐射相关性其他疾病、肾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LVEF降低、中重度三尖瓣反流、低钠血症及高龄者,长期预后不佳,甚至恶化;术后三尖瓣反流亦不能纠正。

对症支持治疗:

减负荷和水肿:限盐、利尿;

窦速时慎用β阻滞剂(代偿机制);快房颤时首选地高辛,其次为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HR不宜低于80-90次/分)。

END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zz/18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