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预防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考前冲刺
心脏冠状动脉供血
各支冠脉供血范围 左前降支: 左室前壁 前室间隔 左回旋支: 左室侧壁 右冠状动脉: 右室壁,窦房结 左室后壁(多数) 左室下壁(多数) 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吸烟。 简化记忆:(年龄性别+三高+吸烟) 胆固醇有好坏之分 好HAPPY
心绞痛
临床表现 诊断、鉴别诊断 治疗一、临床表现 发作性胸痛的特点: 部位: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最常见、最典型)或心前区,常向左臂内侧、左肩放射。 性质:压迫感、压榨样、紧缩性,偶伴恐惧、濒死感。 诱因:劳力、情绪激动、饱餐、寒冷。 最常见、最典型:胸骨后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A.胸骨体下段之后 B.心前区 C.心尖部 D.剑突下 E.胸骨体中、上段之后
E
持续时间:3~5min,不少于1min、不超过15min。 (不太长,也不太短) 缓解方法: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2分钟缓解。 部位与发作时间----考试重点 心绞痛时间特点:不长不短二、辅助检查 心电图特点:下水 心电图:心肌缺血——相邻2个以上导联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发作间歇恢复正常 负荷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阳性标准:运动中出现心绞痛或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2分钟 最常用 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 ) A.休息时心电图 B.24小时动态心电图 C.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D.超声心动图 E.心脏CT检查
C
冠脉造影 冠心病诊断金标准 1.管腔直径减少>70%重度狭窄。 2.50%~70%可以诊断冠心病。 3.<50%不能诊断。 确定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最佳检查是 A.心电图 B.胸部X线 C.超声心动图 D.动态心电图 E.冠状动脉造影
E
小结:最常用的无创---运动负荷试验 最准确-----冠造 心绞痛分类 根据发病的情况分类 根据病情发展过程分类(体现趋势) 按发病情况分---劳力、自发与混合性 学习方法:顾名思义 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 变异心绞痛特点:心电图像心梗,但心肌酶阴性 治疗用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 本质:痉挛 男性,52岁,原有劳累型心绞痛,近2周来每于清晨5时发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入院,住院期间发作时心率50次/分,早搏4~5次/分,血压95/60mmHg,心电图Ⅱ、Ⅲ、AVFST段抬高,加用硝苯地平后未再发作,应用硝苯地平机制是( ) A.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 B.增快心率,增加心排,改善心肌供血 C.缓解冠脉痉挛 D.提高血压,改善心肌灌注 E.增快心率,消除早搏
C
A.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 B.劳累性心绞痛临床特点1个月以上无变化 C.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增加、严重程度加重及持续时间延长 D.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3个月以内 E.劳累性心绞痛临床特点3个月以上无变化者 据ISFC/WHO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 1.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是
A
2.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是
C
按病情发展分 稳定型心绞痛:指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中除上述典型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之外的其他类型四、鉴别诊断 心脏神经症:针刺样;位于一点或部位不定;时间很短或很长 总结要点:不确定的刺痛(不确定的时间和部位) 不确定 鉴别: 肋间神经痛与肋软骨炎:本病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经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 急性心梗:心梗部分详述 肋间,持续,体位相关 女性,48岁,胸痛部位在乳头外,为刺痛,发作数秒钟,含硝酸甘油1~2秒疼痛即消失,最可能诊断为 A.心绞痛(不典型) B.心脏神经官能症 C.变异型心绞痛 D.稳定型心绞痛 E.自发型心绞痛
B
发作时的治疗 休息 硝酸甘油 置于舌下含化,1~2min即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不良反应有头晕、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等,偶有血压下降。长期反复应用可产生耐药性。停用10小时以上,可恢复效力 血压,青光眼,耐药 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化,2~5min见效,作用维持2~3h 亚硝酸异戊酯:本药作用与硝酸甘油相同,降低血压的作用更明显,宜慎用。 抗栓治疗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 氯吡格雷→抗凝 肝素 缓解期治疗 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注意出血风险 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力而使心肌耗氧量下降。 调脂药:他汀可以降LDL,抑制甚至逆转斑块。注意肝功能(潜在命题点) 降胆固醇;肝损害;逆转 钙拮抗剂:变异心绞痛,缓解痉挛 痉挛 受体阻滞剂使用需注意的情况 ①着重物走长路,慢、喘、衰 心律慢,喘病,心衰加重 ②背包里面有糖 影响糖脂代谢 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周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70%存在指征
冠脉造影情况
考点
狭窄<50%
冠心病不成立
50~70%
诊断冠心病
>70%
重度狭窄;存在介入指征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机制 斑块破裂—原因 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造成心肌坏死。一、临床表现 1.疼痛----最突出表现 特点: (1)最先出现 (2)多无诱因,多发生于凌晨,安静时 (3)程度更剧烈,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频死感 (4)持续时间更长,达数小时-数天 (5)休息或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 剧烈,长,无法缓解 最先,最突出 剧烈,长,无法缓解 心肌梗死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是 A.恶心呕吐腹痛 B.剧烈胸痛 C.心力衰竭 D.心率失常 E.发热
B
2.心律失常 发生时间:(室速室颤最危险,为致死性原因)。最常见:室早 伴发症状:乏力、头晕、昏厥 心律失常类型: 右冠堵塞---下壁心梗---心动过缓 ↓ 右冠血供 窦房结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易合并( ) A.室性早搏 B.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颤动 D.房性心动过速 E.右束支传导阻滞
B
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 A.心力衰竭 B.心源性休克 C.心律失常 D.心脏破裂 E.肺栓塞
C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 A.房性过早搏动 B.室性过早搏动 C.心房颤动 D.窦性心动过缓 E.房室传导阻滞
B
3.心衰(HF) 原因:MI后心脏舒缩力减弱或不协调 表现:(1)前壁MI: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影响心功能最大) (2)右室MI:急性右心衰、伴血压下降 右冠堵塞---右室心梗----血压低 右室泵血↓ ↓ 肺血↓ ↓ 左心回流↓ ↓ 主动脉血↓ 男性,55岁,冠心病,发生急性剧烈胸骨后疼痛,血CPK明显升高,颈静脉充盈,肝大,血压下降至80/40mmHg,应诊断为( ) A.冠心病心力衰竭型 B.急性右室心梗死 C.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脏压塞 D.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泵衰竭 E.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破裂
B
评:从题干中精炼重要信息点 右室心梗特点----右心衰、血压下降 小结:右冠堵塞会出现的情况 1.下壁梗死 2.后壁梗死 3.右室梗死-----血压低(特有) 4.窦房结,房室结供血 下降----心率减慢(特有) 各支冠脉血管要点小结
支配范围
考核要点
前降支
前壁,前间壁
前壁,前间壁心梗心梗容易发生对心功能影响大
回旋支
侧壁(高侧壁、前侧壁)
侧壁心梗
右冠
右室壁窦房结,房室结左室后壁(多数)左室下壁(多数)
右室心梗血压低心率慢后壁心梗下壁心梗
4.全身症状:坏死物质吸收所致 MI后综合症 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白细胞增多和血沉增快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炎症+发热+白细胞 心梗病人反复低热,左肺底有湿性啰音,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 ) A.肺结核 B.尿毒症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E.肺栓塞
D
(三)体征 (1)心脏轻-中度扩大; (2)S1减弱,可有S3或S4奔马律 (3)各种心律失常 (4)伴发症体征:①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Click音;②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10~20%),MI后2~3d出现心包摩擦音;③室壁瘤:心尖抬举性搏动、收缩期冲击征;④室间隔穿孔:L3-4,粗糙收缩期杂音二、心肌梗死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导致 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喀喇音 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前区收缩期喀喇音及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是由于( ) A.心力衰竭 B.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 C.二尖瓣脱垂 D.室间隔穿孔 E.心肌硬化
C
评:喀喇音为二尖瓣脱垂特有 心脏破裂--左心室游离壁多见 心包填塞 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破裂 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破裂的最常见的部位是( ) A.左房游离壁 B.右房游离壁 C.室间隔 D.左室游离壁 E.右室游离壁
D
心室壁瘤左侧心界扩大,心尖搏动范围弥散,可有收缩期杂音。瘤内发生附壁血栓时,心音减弱。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X线、超声心动图等可见局部心缘突出,搏动减弱或有反常搏动。 心界扩大 STST段持续抬高 男性,58岁,6个月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V1~V5导联ST段持续抬高3mm,近3个月偶于快跑时出现胸闷,持续1小时。体检: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尖搏动弥散。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心包炎 B.心室膨胀瘤 C.变异型心绞痛 D.梗死后心绞痛 E.急性心肌梗死
B
并发症考核要点一览表
并发症
发生率
发生时间
临床特点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50%
—
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心前区收缩期喀喇音及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
心脏破裂
少见
1周内
左室游离壁破裂
室壁瘤
5~20%
-
左侧心界扩大,搏动减弱,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10%
数周~数月
发热,白细胞高,心包炎(心包摩擦音)、胸膜炎(胸膜摩擦音)
三、心电图 AMI的特征性图型---是不是 AMI定位诊断---哪部分 AMI心电图演变---啥时期 1.AMI的特征性图型 (1)坏死型:异常Q波(病理Q波)q(Q)波宽度>0.04s,q(Q)深度:胸导>1/4R、avL>1/2R、avf>2/3R (2)损伤区:ST段弓背向上或与T呈单向曲线。 (3)缺血区:T或呈冠状T(CoronaryTWave)倒置T波尖而深,双肢对称。 心电图定位 MI定位诊断: 下壁:Ⅱ,Ⅲ,aVF 高侧壁:Ⅰ,aVL AVF—foot—脚在下 ⅠaVL像棍子-- 够高处的东西 胸前导联--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前间壁:V1-3 前壁V3-5 前侧壁:V5-7 广泛前壁:V1-5 后壁:V7—V9 右室V3R-V5R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男性,45岁,因心前区剧痛2小时来急诊,心电图检查结论为后壁心肌梗死。梗死图形应出现在下列哪些导联( ) A.V1~V3 B.V4~V6 C.Ⅰ,Avl D.V4+V6及Ⅰ,aVL E.V7~V8
E
MI分期及波形的动态演(衍)变 急性期 早期(超急性期) 时间几分-几小时 ECG无异常或巨大 高耸T波 急性期几天-几周可有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呈单向曲线.T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 亚急性期 近期(亚急性期)几周-几月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陈旧期(性) 陈旧期(疤痕期)>6个月多留Q或QS,倒T正常或长期无变化 T波高耸----ST抬高----T回落---ST回落---T波倒置 心梗心电图演变 长江后浪推前浪 T波高耸----ST抬高----T回落---ST回落---T波倒置 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期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明显抬高 B.异常宽深的Q波 C.T波高耸 D.T波倒置 E.R波降低
C
心肌酶考点总结 1.反映心肌坏死指标----诊断心梗,鉴别心绞痛,判断心梗面积 2.肌钙蛋白I/T(cTnI/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特异 3.肌红蛋白MYO,最早出现的最早撤(2D) cTnI/cTnT晚出现,晚撤(2W) 4.CK-MB酶峰前移----提示溶栓成功,血管再通 肌钙蛋白I/T(cTnI/cTnT)肌红蛋白MYO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CK 乳酸脱氢酶LDH 谷草转氨酶AST 急性心肌梗死后最晚恢复正常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是( ) A.肌红蛋白 B.肌酸肌酶 C.肌酸肌酶同工酶 D.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E.肌钙蛋白
E
评:cTnI/cTnT晚来晚走 特异性最高 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最高的血清标志物是( ) A.LDH B.α-HBDH C.SGOT D.cTnI E.CPK
D
四、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1.胸痛症状 2.典型心电图改变 3.心肌坏死标记明显增高 肌钙蛋白I/T(cTnI/cTnT)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五、鉴别诊断 心绞痛 心包炎,胸膜炎 心绞痛与心梗鉴别表
心绞痛
急性心梗
胸痛①诱因②部位③性质④时限⑤发作频率⑥硝酸甘油疗效
劳力、情绪、受寒、饱食等胸骨上、中段之后压榨性或窒息性短(1~5分钟或15分钟以内)频繁发作显著缓解
不常有相同剧烈长,数小时或1至2天不频繁较差
气喘
极少
可有
心肌酶
阴性
阳性
心电图
暂时性ST-T改变
特征性和动态性改变
发热
无
有
外周血白细胞
正常
升高
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时胸痛的主要鉴别点是 A.疼痛的持续时间及对含服硝酸甘油的反应不同 B.疼痛的部位不同 C.疼痛性质不同 D.疼痛的放射部位不同 E.疼痛时是否伴发恶心
A
心梗与心包炎的鉴别:心电图弓背向下or向上 弓背向下 不符合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变化 A.弓背向下型ST段抬高 B.T波平坦或倒置 C.QRS波呈低电压 D.电交替 E.弓背向上的ST抬高
E
记忆窍门:心梗危险性在心包炎之上 弓背向上!六、心梗治疗 监护和一般治疗 再灌注心肌:最重要 消除心律失常 再灌注治疗 溶栓疗法 适应症----只适合ST抬高的心梗 (1)持续胸痛>1/2h,用NG症状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抬高(肢导>0.1mV,胸导>0.2mV; (3)发病<12h者(最好<6h); (4)患者虽来院时已发病后12~24h,但ST抬高明显, 伴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 (5)年龄<75岁,若>75岁,因人而异。 先决条件: 时间心电图! 男性,75岁,心绞痛发作持续4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呈弓背样抬高6mm,V1~V3导联ST段水平样压低4mm,偶发室性早搏1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最合适的处理是( ) A.溶栓治疗 B.心电监护 C.静注吗啡 D.静滴利多卡因 E.静滴极化液
A
禁忌症---可能出血的情况 (1)近期(2~4周)有活动性内脏出血或近期(<3周)外科大手术或近期(<2周)曾有再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行穿刺术或近期(2-4周)有创伤史:如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 (2)未控制的高血压(>/mmHg)者; (3)高度怀疑夹层分离者; (4)脑出血史,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 (5)出血性视网膜病史; (6)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者; (7)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颅内肿瘤者。 疗效判断: (1)冠造(直接法); (2)间接法: a.ST于2h内回降>50%; b.胸痛于2h内基本消失; c.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 d.CK-MB峰值提前出现(14h内)。
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老师
电话/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ys/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