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是猪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由于气候多变,猪舍温度变化过大、湿度过高以及猪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超标)和猪只拥挤等应激因素,常使仔猪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构成的三道天然屏障遭到破坏,机体抵抗力减退,病原侵入,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的猪场发病率高达40%-80%,其中直接死亡率可达20%。猪群常表现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出栏延迟,并给饲养管理带来严重的恶性循环,从而使许多猪场和养户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诱因:

引起仔猪呼吸道疾病的因素很多,大概分为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以及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微生物因素,具体如下:

(1)环境因素,如有害气体(氨气、甲烷、硫化氢等);

(2)管理因素(养殖密度、温度、湿度,转群运输应激);

(3)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PR)、猪流感(SI)、猪瘟(SF)等;

(4)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MH)、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APP)、猪链球菌病(SS)、副嗜血杆菌病(HPS)、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猪肺疫、沙门氏菌肺炎等;

(5)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随着猪病的发展变化,猪呼吸道疾病已不单是由某一种病因引起,常常表现几种病原先后或同时感染,又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使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和严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是咳嗽、气喘和呼吸加快,体温一般不高,食欲时好时坏,生长发育迟缓。急性病例病程7-10天,慢性病例为1-2个月。

急性型症状:发病急,呼吸困难,呼吸60-次/分钟,严重时张口呼吸,发出的喘鸣声似拉风箱,有明显的腹式呼吸,有时呈犬坐姿势,体温正常,死亡率高,病程一周左右,如继发其它病时体温升高。此型多见于流行初期或新建猪场初次发病,临床上30公斤以上的育肥猪发生此型疾病的较少见。

慢性型症状:病猪表现长期的咳嗽和气喘,早晨咳嗽最明显,夜间进食时和运动后也较为常见,咳嗽时站立不动,拱背,伸颈,头下垂,用力咳嗽多次,在痰咳过后停止,静卧呈明显的腹式呼吸。病程较长,可长达一个月左右,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可育肥出栏,但饲料利用率要降低20%左右,有的小猪身体渐渐消瘦,生长发育停滞进而形成僵猪。

防控方案:

以上对几种呼吸道病的介绍,使大家了解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体,更重要的是大家要知道这些呼吸道病往往不是单纯感染,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症。多种病原参与疾病过程,特别是能够影响猪对这些病原体的抵抗力的病原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1)坚守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改善饲养环境、供给优质饲料和充足饮水,注意通风与保温的协调、控制环境湿度、饲养密度、加强栏舍消毒(哺乳阶段和保育的前期以保温为主,在24~28度以上,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度)。

(2)强化管理(全进全出、早期隔离断奶以及多点生产法对于防治猪呼吸道病都是很好的管理方法),缓解各种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在饲料中添加免疫营养健力源1kg/t,天气陡变时添加精准抗应激剂奥茵美1kg/t)。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疫苗免疫计划(免疫程序应根据母源抗体的水平制定)。

(3)使用药物保健: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药物预防,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蓝耳病往往是猪场呼吸道疾病的底色病,大多呼吸道疾病的病原都可分离到蓝耳病毒,所以在选择保健药物的时候,选择对蓝耳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替米考星作为呼吸道疾病预防常用药,可以在肺组织蓄积,抗菌谱广,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且能够抑制蓝耳病毒的复制。用药方案为每吨饲料添加喘咳新(替米考星)g+健力源g于保育中期(40~45日龄)连续使用7天,在保育转群后连用7天,或在12或13周龄连续使用7天。

(4)治疗:对于已经发病的猪群,首先应该隔离,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及时诊断出当前所患疾病或涉及的病原,针对用药。目前对不同呼吸道细菌性病原较为敏感的药物如下:

注:呼吸道疾病常为多种疾病混合感染,多种药物合用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使用方案参考所用产品。

小结:

呼吸道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控制,其中包括采用优良的管理方法、使用精心设计并精心保养的设备,同时实施优良的疾病监控和预防方案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任何忽视饲养管理的免疫程序和用药方案都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导致损失不断加重或投入增加。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综合防控技术

冬春气候变冷,猪舍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差等因素易引起猪群出现呼吸道疾病,通常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发病猪群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气、呼吸困难、消瘦、后期衰竭死亡等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目前,猪呼吸道疾病是猪场最为突出的疾病之一。该病在猪场反复发生,防治困难,给猪场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止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广大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就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模式、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做简单阐述,为猪场防控猪呼吸道疾病提供参考。

一、猪常见呼吸道疾病致病因素分析

当前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非病原因素,也有病原因素,同时存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致病因素:

1.季节交替,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环境应激导致猪群受凉,抵抗力下降,从而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2.猪场环境恶劣,卫生不良,给病原菌的滋生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猪场感染呼吸道病原菌的机率加大。

3.猪舍空气浑浊,环境密闭,空气质量差,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高,对猪呼吸道刺激加重,造成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

4.猪只食用含霉菌毒素的饲料,致使猪群健康状况及抵抗力下降,从而易于感染病毒或细菌,并引起呼吸道疾病。

5.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原,引起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性病原有:猪伪狂犬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圆环病毒(PCV2)、猪蓝耳病病毒(PRRSV)、肺炎支原体(MPS)、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等原发性病原;猪链球菌(SS)、猪副猪嗜血杆菌(HPS)、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沙门氏菌等继发感染病原。

二、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多发生于6~10周龄保育猪,发病率30%~60%,死亡率5%~30%,病猪表现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采食量下降或废绝;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呈现明显的腹式呼吸;体温升高,眼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分泌物增多;患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消瘦,扎堆,后期衰竭死亡。

患病猪表现不同程度的肺炎,肺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后期肺塌陷萎缩,肺肿大出血,呈橡皮肺硬变和花斑样病变,肺脏尖叶、心叶和隔叶前缘发生肉样实变,个别肺表面出现化脓灶;病猪还伴发广泛性多发性浆膜炎,可见胸腹腔纤维性蛋白渗出,严重者形成粘连,胸腔和心包积液严重,有心包炎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或出血;肝肿大淤血或出血。

三、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模式和流行特点

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猪群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湿度大、频繁转群或混群的应激、非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等因素都可成为猪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因素。除此之外,若猪群的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不全面、不合理,导致猪群的免疫状况和营养水平低下,也可引起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其中,以病毒性病原通过破坏呼吸系统的防御屏障,造成呼吸道门户的打开,使得细菌性病原乘虚而入,从而造成继发或混合感染。一般而言,临床上多见的猪呼吸道疾病主要为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继发感染的多为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猪巴氏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细菌性疾病。其中,临床上以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比例最高,而猪伪狂犬病毒病继发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育肥猪中的危害最大。该病在猪场多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病原复杂,以混合感染为主,疾病难以控制;病原在猪群中长期存在,清除净化困难;病原多为常在细菌性病原。

四、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综合防控技术

1.防控原则。加强管理,减少应激;定期消毒,免疫预防;对症治疗,合理用药;控制激发感染,减少死亡。

2.防控要点。

(1)猪场饲养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严格把关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有效控制病原菌的传入。坚持自繁自养,避免外地引种带来的各种疾病;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杜绝不同来源的猪混群饲养。搞好猪舍环境卫生,改善小气候环境,加强舍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呼吸道的刺激。合理调整猪群饲养密度,尽量减少猪群的转栏和混群带来的各种应激。

(2)提高营养水平,杜绝使用霉变饲料。使用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在仔猪断奶、转群、天气突变或免疫接种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免疫肽以减小猪群应激。定期清理料槽中剩余饲料,以防猪食用霉败饲料。

(3)做好疫苗免疫接种。根据猪场呼吸道疾病流行特点及发生种类,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基础免疫工作的基础上,再根据猪场情况选择性地做好猪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等免疫接种工作,以防止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

(4)科学进行药物防治。实时、科学、合理的药物保健对防治猪呼吸道疾病也是必须的,对于有效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选择效果好的药物及合适的用药时机非常关键!对于发病猪场切忌乱用药,以避免病因复杂,因此,对于猪呼吸道疾病的控制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分别从诱发因素、致病病原、感染途径、易感猪群四方面人手,其中加强猪场饲养管理是首位,应根据本场病原菌的药敏试验选择药物进行防治。

3.防控方案。

(1)做好产房、保育舍清洁消毒工作,保证空栏5d以上。

(2)母猪产前产后2周内饲料或饮水添加药物保健:80%泰妙菌素g/t+金霉素g/t+阿莫西林g/t。

(3)哺乳仔猪做好三针保健工作(3、7、21d)。

(4)仔猪断奶、转群、疫苗免疫前后3~5d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减少猪群应激。

(5)保育猪、育肥猪、后备猪群分阶段定期实施抗菌药物的预防保健。可选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以下组合药物:a.强力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TMP(甲氧苄氨嘧啶);b.泰妙菌素+金霉素+阿莫西林;c.泰妙菌素+强力霉素;d.泰万菌素。

(6)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综上所述,猪呼吸道疾病的免疫接种是基础,定期药物保健是保障,系统做好各环节工作,采取多系统配合、多管齐下的防控思路,以有效地降低猪场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jc/17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