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诊断 >> 解五脏之毒与针刺放血的关系
在中医看来,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虽然毒素深藏,但它们在身体表面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不同的样貌代表毒素藏在哪里,现在,我们要找出毒素的藏身处,尽快把它赶出身体。
五脏藏毒的表现
心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舌头溃疡。中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 2.额头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3.失眠,心悸。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 4.胸闷或刺痛。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车,轻一些的是胸闷,重一些的则会出现刺痛。
肝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脏蓄积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 2.乳腺出现增生,经前乳腺的胀痛明显增加。乳腺属于肝经循行路线上的要塞,一旦肝经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随即产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3.情绪容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4.偏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脾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面部长色斑。长斑的女性通常消化系统能力弱一些。 2.白带过多。脾主管体内排湿,如果湿气过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会出现体内湿气过盛,白带增多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3.脂肪堆积。脂肪在中医里另有一个名字:痰湿,是由于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时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有效的减肥必须围绕恢复脾胃正常代谢痰湿的主题来做,否则就会反弹。 4.口气明显,唇周长痘或溃疡。口唇周围都属于脾,当脾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蓄积的毒素就要找机会从这些地方爆发出来。
肺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皮肤呈锈色,晦暗。中医认为肺管理全身的皮肤,皮肤是否润泽、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 2.便秘。中医认为,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当上面肺脏有毒素时,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就出现了便秘。 3.多愁善感,容易悲伤。毒素在肺,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
肾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月经的产生和消失,都是肾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现,如果肾脏中有很多毒素,经血就会减少。 2.水肿。肾脏管理体内的液体运行,肾脏堆积毒素后,排出多余液体的能力降低,就出现了水肿。 3.下颌长痘。脸部下颌部位由肾管辖,肾的排毒不足,多余的毒素会表现在下颌部位。 4.容易疲倦。身体内的毒素消耗了肾的能量,肾脏提供的能量减少,于是出现体倦,神疲思睡,四肢无力。
针刺放血的作用机理
刺血络治病机理是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
针刺放血的临床运用
(一)刺太阳穴络脉法:治疗偏头痛:取太阳穴充盈的血管用三棱针刺之,并加火罐,使出血量有15—21ml。
(二)刺耳背筋脉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其治疗方法是:在患者耳背部寻找1—3根较粗且走向较明显清晰的静脉,每次用三棱针点刺l条静脉的远心端放血数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大多数患儿经点刺出血后咽痛减轻,吞咽困难缓解,体温逐渐下降,扁桃体肿大随之消失。
(三)刺舌下络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缓解内科急腹痛。
(四)刺腘静脉、肘静脉法:单纯性胃炎:在双侧腘和肘窝部找到怒张细小的静脉,也可用腘、肘窝上下静脉或较大血管处。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静脉,放出粘液、黑紫色而易凝血液数滴或数10滴,配合舌下双侧静脉点刺放血。治疗脑后疮:患者站立,医生用手掌轻轻拍打腘窝部,让局部血管充分暴露,在委中穴处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毫针缓缓刺人腘静脉0.5—1公分深,然后将针缓慢退出放血,放血量以血液流到足跟后即压迫止血,约3-4ml。腰扭伤其方法是:令患者俯卧,屈其膝于腘窝正中点定其穴。手指不放,再令其腿挺直,原点处正是此穴,即在腘窝中央,当腘横纹之中点。随后手指沾生理盐水,轻轻拍击委中穴数次,让紫脉浮络充分暴露,再严格消毒,左拇指端固定穴位处,右拇、食指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在0.3—0.2cm直径范围快速点刺,一般出血量以浓紫色者转红为度。此方法治疗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鼻出血、等麻疹、疗疮下肢静脉炎等疾病均在1—4次内治愈。
(五)刺局部静脉法:治疗大隐静脉急性炎。其方法是:在患肢条索状红肿的患处治疗,一般以红肿静脉管道的两端或其分支处,以及最突出的隆起处,用三棱针快速进针。速刺3—5下,三棱针进针深度需穿透静脉管壁,出血后用闪火法迅速将火罐拔于出血部位,此时可见到火罐内开始有血液积蓄,约1分钟左右出血停止。每点放血至少lml,留罐时间约15分钟,每日1次。下肢静脉曲张半年的患者,用三棱针点刺双下肢疲滞之静脉六、七处,待出血约ml后,以干棉球止血。l周1次,3次而愈。治疗急性乳腺炎。其具体方法是:取局部结块下方之静脉,经碘酒棉球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刺人使之出血3—21ml,血止后再拔罐5分钟,起罐后再行局部常规消毒。
(六)刺经络循行处络脉法:反复感冒2个月之患者,诊其背部与两季肋区脉络浮现而紊乱,尤其背部脉络满布。脉诊合参,诊断为感冒,辨证为肝血淤阻,营卫不和。治以破血逐淤,调和营卫之法。取两侧期门、风门、肝俞6处之静脉点刺加拔火罐放血约ml配合舌下静脉放血5ml,隔日1次,3次而愈。用刺经络走行部位之静脉放血法为一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效果非常明显。该病人因膝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而就诊,后经用三棱针刺太白、公孙之间的静脉放血10数滴后疼痛即刻缓解。
针刺放血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妇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4.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5.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zz/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