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饮食 >> 邓跃林笔谈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的急诊策略
心包疾患或其他病因累及心包可以造成心包渗出和心包积液,当积液迅速或积液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心脏输出量和回心血量明显下降而产生临床症状,即心脏压塞。
临床表现
心脏压塞的临床特征为Beck三联征:低血压、心音低弱、颈静脉怒胀。
(一)症状
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可能与支气管、肺、大血管受压引起肺淤血有关。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可呈端坐呼吸,身体前倾、呼吸浅速、面色苍白,可有发绀。也可因压迫气管、食管而产生干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还可出现上腹部疼痛、肝大、全身水肿、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
(二)体征
心尖搏动减弱,位于心浊音界左缘的内侧或不能扪及;心脏叩诊浊音界向两侧增大,皆为绝对浊音区;心音低而遥远。积液量大时可于左肩胛骨下出现叩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称心包积液征(Ewart征),此乃肺组织受压所致。少数病例可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心包叩击音(见缩窄性心包炎)。大量心包积液可使收缩压降低,而舒张压变化不大,故脉压变小。依心脏压塞程度,脉搏可减弱或出现奇脉。大量心包积液影响静脉回流,出现体循环淤血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腹腔积液及下肢水肿等。
(三)心脏压塞
短期内出现大量心包积液可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脉压变小和静脉压明显升高。如果心排血量显著下降,可造成急性循环衰竭和休克。如果液体积聚较慢,则出现亚急性或慢性心脏压塞,产生体循环静脉淤血征象,表现为颈静脉怒张,Kussmaul征,即吸气时颈静脉充盈更明显。还可出现奇脉,表现为桡动脉搏动呈吸气性显著减弱或消失、呼气时恢复。奇脉也可通过血压测量来诊断,即吸气时动脉收缩压较吸气前下降10mmHg或更多。
治疗
心包穿刺引流是解除心脏压塞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对所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脏压塞,均应紧急行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开窗引流,解除心脏压塞。对伴休克患者,需扩容治疗,可增加右心房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包积液患者,应设法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血流动力学情况,必要时心包减压并将引流液送实验室检查。
心包穿刺引流要点
根据进针位置不同,分为两种途径:剑突下途径和胸骨旁途径。
1、剑突下途径
剑突下途径常在盲穿时使用。
选择进针位置:剑突左侧,肋缘下1cm处进针。
进针方向:朝向左肩关节、与腹壁成30-45度角。
剑突下途径的穿刺道靠近肝脏左叶,可能造成肝脏左叶、膈神经、膈肌等组织损伤。
2、胸骨旁途径
进针位置:左侧胸骨旁第5肋间心浊音界内1~2cm沿第六肋间上缘进针,穿刺针自下而上垂直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心包腔。此途径可以避免损伤左肺,也可以避免损伤左侧乳内动脉。
3、抽液速度宜缓慢首次抽液量以ml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ml,避免抽液过多导致心急性扩张。助手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心包腔。
(资料来自教材、杂志和网上,一并致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