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预防 >> 意外发现的心包积液,竟是因为几个月没吃水
曾经困扰航海家的噩梦,在信息畅通和物质充沛的年代并未远去。
作者:林高峰单位:医院心血管内科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1水手的诅咒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皮肤黏膜和牙龈出血,关节肌肉疼痛,全身无力,最后痛苦地死去,被称为“水手的诅咒”。后来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水手长期在海上航行时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于是,他尝试着让他们吃一些新鲜的橘子和蔬菜,这些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后来,科学家们在水果和蔬菜中提取出了大量的维生素C,这种疾病被命名为坏血病(Scurvy)。这是初中生物课本中关于坏血病的科普描述。其实,关于维生素C的故事远不止这些……奇怪的血性心包积液
56岁男性因“劳累后呼吸困难2周”医院,此外患者左侧大腿还出现了自发破裂。患者既往病史及个人史包括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狭窄病史(曾行多次食管扩张术)及长期饮酒史,否认心血管相关病史。结合患者症状,为了排除肺栓塞,医院为其安排了常规的CT肺血管造影检查(CTPA),虽然未诊断肺栓塞,却意外发现了大量心包积液。影像下可见心包积液压迫了患者的右心室,右室游离壁受压变平,因此患者的心包积液已经导致了心脏压塞(见图2)。图2大量心包积液压迫右心室(PE:心包积液,LV:左心室,RV:右心室)接诊时,患者生命体征如下:血压97/77mmHg,心率次/分,体温37.3℃,呼吸频率24次/分,未吸氧情况下外周血氧饱和度可达98%。虽然生命体征尚平稳,但从外表可看出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口腔检查可见患者牙齿松动,大面积龋齿,牙龈萎缩,合并严重的牙周炎(见图3)。同时,患者的躯干和双下肢可见2-3mm左右的红色丘疹/瘀点(见图4)。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诉已经好几个月未摄入水果。除此之外,患者的肺部及心脏听诊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图3口腔检查可见患者牙齿松动,大面积龋齿,牙龈萎缩,合并严重的牙周炎图4躯干和双下肢的红色丘疹入院后再次复查经胸超声心动(TTE),再次验证了CT的结果:大量心包积液,舒张期右心室塌陷(见视频1),室间隔运动异常(见视频2)。视频1视频2心包积液的鉴别诊断涉及不同的病因,包括特发性、感染性、恶性肿瘤、自身免疫、尿毒症性、心肌梗死后以及医源性等。最好的诊断方法不外乎抽取心包积液进行化验检查。该患者接受了心包穿刺术,共抽取ml血性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常规检查结果如下:红细胞/mm3,革兰染色阴性;细菌、真菌及抗酸杆菌培养均阴性。其他化验指标,包括凝血功能、自身抗体等均正常。食管影像检查也未发现食道-心包瘘。心包积液检查也未能明确病因,最后医生为患者做了左下肢皮肤活检,病理结果提示皮肤毛囊角化过度,毛孔阻塞,毛囊扭曲以及毛囊周围出血等征象,符合坏血病的皮肤病理表现。最重要的是,患者的血维生素C浓度小于5μmol/L,再次验证了坏血病的诊断。经心包穿刺引流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已得到明显缓解。此外,在诊断明确后,他开始口服维生素C(mg/天)治疗,数天后皮肤的瘀点和丘疹明显缓解。服用维生素C5天后复查TTE,心包积液未再增加(见视频3)。出院后多次复查TTE结果均为正常。视频3熟悉却并不简单的维生素C
说起维生素C,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它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却并不简单。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acid),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具有如下生理功能:?维生素C参与前胶原合成的羟基化作用,与人体胶原合成密切相关。维生素C缺乏导致胶原合成障碍,使结缔组织连接的完整性受损,血管壁脆性增加,出现了一系列坏血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如皮下瘀斑、瘀点等出血表现,皮肤皲裂等。本例患者的血性心包积液同样与此相关。?维生素C对红细胞的成熟有一定作用,也能加强铁的吸收及叶酸的代谢,缺乏时可产生营养性贫血。?维生素C促进类固醇代谢,参与合成神经递质。?维生素C是人体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参与人体抗氧化作用,可能与抗衰老、抗肿瘤及增强免疫等作用有关。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疾病即坏血病,好发于儿童,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出血:全身可有出血点,初时局限于毛囊周围及牙龈等处,以后皮下组织、肌肉、关节、腱鞘等处均可形成血肿或瘀斑。小儿多于下肢发生骨膜下出血,位于骨干部位出现肿胀,表皮无充血,但压痛明显。本例患者出现的血性心包积液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牙龈炎:牙龈出血、浮肿,以牙龈尖端最为显著,稍加压即有出血,并伴有溃疡或继发感染。严重者可有牙齿松动、脱落。?营养不良:患儿食欲下降、体重不增,常伴有贫血。严重者可有中重度贫血,伴有浮肿,抵抗力弱,易受各种感染。如有创伤,则伤口愈合缓慢,易继发感染及出血。坏血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对维生素C治疗的反应。血维生素C浓度小于11μmol/L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维生素C缺乏的因素包括:酗酒、社会经济水平低下、衰老、饮食偏好(蔬菜和水果摄入少)、牙列不良、胃肠道疾病及精神障碍等,本例患者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囊括了酗酒和水果摄入少两大因素。由于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且维生素C高度水溶性,无法在人体组织中储存,因此必须每日从食物中摄取。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中国成年居民每日维生素C的摄入量(RNI)为mg/d。每日多吃点新鲜水果和蔬菜,达到此目标并非难事。图5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总结
在营养过剩的年代,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营养代谢性疾病似乎更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