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预防 >> 一例心包积液细胞学涂片带来犹豫和思考
患者男,70岁,因咳嗽,咳痰,胸闷,气促10余天,再发加重入院。
现病史:十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咳嗽,咳黄白粘痰,发热等不适,在乡镇卫生院治疗好转出院。后又因咳痰加重,胸闷,气促,呼吸费力入住我院,临床拟诊断“双肺肺炎”。入院时,精神差,饮食,睡眠差,大便未排,小便可。体重无变化,体力明显下降。
既往史:既往有胃炎病史,否认高血压,否认糖尿病,否认冠心病,肝炎,结核,菌痢,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外伤,献血史,否认喹诺酮类,青霉素,头孢类过敏史,预防接种按时完成。
个人史:生于原地,无外地久居史。抽烟20余年,平均每天20支,少量饮酒,无传染病接触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无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冶游史。
案例分析与心得患者于年12月31日夜间送检穿刺液标本,后经询问临床为心包积液。
外观血性,浑浊。遂混匀涂湿片镜检,初步判断有无异常。镜下看到有大量的间皮类细胞,胞体大,数量多,成团细胞少见。
为确定该类细胞性质,离心染色镜检。离心后发现底部沉积大量红细胞,后用吸管弃去上面液体,吸取红细胞表层部分(类似白细胞层)推片染色。镜下发现大量核异质细胞及部分异常细胞。手机取图如下:瑞士染色。
镜下可以看到大量核异质细胞及明显异常细胞。低倍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细胞排列比较有特点,细胞围绕在一起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条索或者柱状,不排除推片过程中细胞相互聚集形成。
但是这种排列方式明显和之前遇到的腺癌腺腔样排列不同,胞浆云雾状似乎也不是很典型。高倍镜及油镜下,可以看到细胞明显体积大,且大小不一,以类圆形为主,细胞质丰富,嗜碱性,部分有泡沫感,并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泡散布在胞浆和胞核上。部分细胞胞浆呈现明显的同心圆样内外浆分层。
异常细胞胞核呈单核,双核,多核,核大,畸形多样,多偏位,核染色质网状,粗细不均,部分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偶见成团出现的异常细胞,呈桑葚样。
通过镜下细胞特点,考虑间皮样腺癌或间皮瘤(通过学习吴茅老师的书,觉得也很像间皮瘤,所以间皮瘤待排)。
间皮瘤是指起源于间皮细胞的一类疾病。可发生于胸膜,腹膜,心包等处,分良性和恶性两种,临床上很少见,临床症状与肿瘤位置有关。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腹膜间皮瘤的发生与长期接触大量石棉粉尘有关。
后系统查阅了该患者的相关检查。主要有:
积液生化LDH:.9U/L;
肿瘤标志物:CA50:.90IU/ml,CYFRA21-1:.7ng/ml:CEA:2.57ng/ml:SCCA:2.10ng/ml:NSE:3.28ng/ml。
腹部CT:可见积液,腹腔内及腹膜后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所扫左侧胸腔显示液性密度影:右肺显示斑片状,粟粒状密度增高影。
综合以上检查,似乎更倾向于间皮样腺癌多一点,后咨询吴茅老师,给出的意见也是多考虑间皮样腺癌,非小细胞肺癌一种,约占肺癌百分之八。若是间皮瘤,瘤细胞排列会更密一点,进一步诊断,需要积液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来区分。
最终病理科给出的病理诊断为:(心包积液)镜下见少许可疑肿瘤细胞,建议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明确诊断。
比较可惜的是医生并未开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加之病人自身原因放弃治疗,最终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病理结果。
不过综合分析还是考虑间皮样改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多一点(一般情况下,腺癌细胞标记阳性和PAS染色阳性时,不考虑间皮瘤)。
下面简单列表通过免疫组化用以区别:
—END—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国际检验医学传媒、检验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ys/1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