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病因 >> 右室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病例解析
近期,第十四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暨南大学附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吴同果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右室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的防治”的精彩报告。
众所周知,右室梗死之后右室收缩力降低,向肺动脉供血及左室充盈减少,应该说是不会引起左心衰。右室梗死的并发症多为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不全及右心衰、低血压及休克等。
一、病例资料
57岁男性患者,反复胸闷1年,再发并加重4小时,伴大汗淋漓及恶心呕吐,后晕厥1次,约1分钟后意识恢复。于年6月8日15:05入院CCU。吸烟史30余年,20支/天。
CCU心电监护提示心动过缓,心室率38次/分,血压65/40mmHg。给予阿托品0.5mg、多巴胺10mg静推;于15:40出现恶心呕吐,随后出现神志不清,意识丧失,伴全身抽搐,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予以双相电除颤1次(J),心脏体外按压及球囊辅助通气后患者神志恢复,心率为48~55次/分,血压70/50mmHg,送介入室行介入手术。CCU入院诊断:
①急性下壁并右室心肌梗死;
②心源性休克;
③心室扑动、颤动(非同步电转复后)
二、心血管介入室处理
1、介入室行临时起搏电极植入术+IABP球囊植入术+CAG+血栓抽吸术+支架植入术;
2、CAG:
左主干+三支病变(右冠近端闭塞)
右冠近中段植入1枚支架
3、患者术前出现多次室颤
予以心外按压及J双向除颤5次,术中患者持续血压偏低;予以加快补液及多巴胺5~7ug/min/kg维持;术后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心率80~90bpm,血压/80mmHg,患者症状改善。对6月8号至20号的TnT浓度监测发现监测结果也符合急性心梗的酶谱变化规律。
三、PCI术后CCU处理
术后补液、多巴胺及IABP下,血压控制良好。6月10号下午开始出现气促,间有胸闷不适,肺部呼吸音粗,啰音不明显;6月11号气促加重、胸闷不适、尿量少,血氧饱和度较低,波动在83%~90%;血压~/65~70mmHg(反搏泵辅助情况下,反搏比例2:1),听诊双肺底闻及湿罗音。
6月12号实验室检查提示患者BNP已由8号的57.5pg/ml上升至pg/ml。纠正低血压后,出现明显左心衰,胸片显示两肺有明显淤血征。24小时补液总量从8号的ml降至ml左右,随心衰症状加重,总尿量自12号开始明显减少,加大利尿剂剂量后出入量再次平衡。
从病理角度讲,右室梗死不会引起左心衰。讲者认为出现左心衰的可能原因如下:①右室梗死为假象,右室损伤更准确;右室双重供血、右室功能可以完全恢复;②右室梗死并低血压,常规补液量大,多余补液未能及时排除,右室功能恢复继发急性左心衰;③患者存在急性左心衰高危因素,急性心肌梗死(下壁),三支+左主干病变。
右室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的处理:①加用利尿剂,加速排尿;②IABP反搏泵辅助反搏比例2:1改为1:1;③患者胸闷、气促改善;④患者出入量平衡;⑤血压控制好,后拔除IABP。
四、右室梗死并急性左心衰治疗体会
右室急性心梗,提倡优化前负荷。早期扩容适用于心输出量低、血压低,尤其是中心静脉压估计值<15mmHg,且无肺充血的患者;第一个24小时建议补液量~ml,血流动力学监测可有助于用药;充分补液后血压仍低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以恢复冠脉灌注压;中国STEMI指南建议,若补液~ml后血压仍不回升,应静脉滴注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
AMI后约3~5天,右室功能恢复。同时注意利尿,排除体内多余液体,避免急性左心衰。IABP通过稳定平均动脉压,增加低血压患者冠脉血流,提高心输出量、缓解肺淤血,并改善右室灌注;IABP无效者,临时心室内辅助装置可挽救患者生命。
温馨提示
请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jc/1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