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天

培恩青年疼痛医生学习之

《临床诊疗指南》

疼痛学分册

上一本书《疼痛诊疗学》已经讲完了,我们开始一本新的书——《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关于这本书我们筛选略过了与《疼痛诊疗学》重复的部分,从第二章开始我们的学习。

E

第五章胸背部疼痛

第二节急性心包炎引起的胸痛

概述

急性心包炎可因感染、结缔组织异常、代谢异常、损伤、心肌梗死或某些药物引起,或为非特异性。男性多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尸检发生率为2%~6%,临床诊断率约为1/住院患者。

临床表现

(一)胸痛

常常是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主要症状,可在全身疾病的病程中发生胸痛。常位于胸前或胸骨后,偶尔疼痛位于上腹部酷似“急腹症”,为钝痛或尖锐痛,并向颈部、斜方肌区或肩部放射。疼痛程度轻重不等,在胸部活动、咳嗽和探吸气时加重,坐起和前倾时减轻或缓解。

(二)其他症状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热、干咳、寒战和乏力常见。

(三)心包摩擦音

间歇出现且时间短暂,性质也可在每次查体时发生变化,是最重要的体征。多为二相(收缩期和舒张期),有时仅出现于收缩期,但仅在舒张期闻及则较少见。

(四)心包积液

量大时出现心浊音界扩大、心音低沉。

(五)心电图

系列心电图变化对急性心包炎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大多发生在胸痛后数小时或数天内。急性心包炎的系列心电图中的异常的ST、T改变分四个阶段:

1.阶段Ⅰ

伴随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对急性心包炎有实际诊断价值,表现为ST段抬高,凹面向上(除aVR和V1外)。无对应ST段压低,在ST段抬高导联中的T波通常是直立的。

2.阶段Ⅱ

发生在起病的数天后,表现为ST段回落至基线并伴T波的平坦,ST段的变化通常发生在T波倒置前。

3.阶段Ⅲ

T波倒置,不伴有R波消失或出现Q波。

4.阶段Ⅳ

可以发生在病程的数周或数月之后,为倒置的T波恢复至正常。

(六)超声心动图

为安全、迅速、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识别心包积液有高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七)X线胸片

对无并发症的急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不大,如合并大量心包积液,可显示心影扩大和外形改变。约1/4的心包炎患者出现左侧胸腔积液,可为继发于结核或恶性肿瘤等提供诊断线索。

诊断要点

1.急性心包炎根据病史中有胸痛,有特征性EKG变化及心包摩擦音可作做出诊断。

2.系列X线检查有助于急性心包炎时心包积液的诊断。

3.UCG是诊断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的最好方法,只有纤维素性心包炎时,UCG可能是正常的。

4.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小肌酶、血培养、TB皮肤试验、血清肌酐、抗链“O”、抗核抗体、HIV感染试验、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和埃可病毒中和抗体测定、TSH、T3和T4等化验有助于对急性特异性心包炎的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明确病因进行特效治疗。

2.卧床休息直至胸痛与体温消退。

3.心包炎的胸痛常对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有效,阿司匹林mg,每3或4小时一次,或消炎痛25~50mg,每天4次。

4.胸痛严重且对上述治疗48小时内无效时应用皮质类激素,泼尼松60~80mg/d,分次服用。

5.抗生素只有在证实是化脓性心包炎时应用。

6.禁用抗凝剂,如因有人工机械瓣必须长期抗凝,则推荐静脉肝素,同时定期复查UCG观察心包渗液的变化。

目前疼痛资源共享群1、2、3群(人)均已满员,感谢疼痛伙伴们对培恩的支持信任!我们将继续筹建疼痛资源共享4群;需加群交流学习的伙伴请加管理员。

对疼痛事业有见解,热衷公益疼痛事业的伙伴

请联系管理员

1天学习1小时

1季度完成1本书

坚持学习1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jc/127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