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APE)指发病时间较短,一般在14日以内,新鲜血栓堵塞肺动脉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多变,可以从无症状表现迅速发展、恶化,也可引起猝死,但本病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和误诊。

呼吸困难为肺栓塞的常见临床症状,没有年龄及性别差异,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为晕厥,而青年人更多表现为胸痛和咯血。青年人很少并发慢性心肺疾病,一旦出现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特别是存在肺栓塞高危诱因时要考虑肺栓塞。

遗传相关的原因均为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而继发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长期卧床、长途乘车、旅行等原因导致的肢体长时间制动,引起局部血液淤滞、血管内皮受损、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液流动速度减低,从而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②骨折、外科手术、创伤、麻醉等因素导致静脉血栓形成;③年龄与性别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高龄及女性均易出现肺栓塞;④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液黏稠度过高;⑤恶性肿瘤、脑卒中、慢性心肺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⑥妊娠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物;⑦肥胖、吸烟;⑧人工假体植入、静脉置管等。

对于长时间坐姿者,尤其超过4小时的,至少每2~3小时起身活动一下,有意识地活动下肢,做下蹲等动作,以加快下肢血液流动。长期卧床者,可以经常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长途旅行时,应多饮水以稀释血液。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医院就诊。

研究表明,对具有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肺栓塞可能性预测已成为APE诊断策略的重要基础。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及相关生化指标等检查进行评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症状隐匿、复杂而缺乏特异性,虽然近年来急性肺栓塞的病死率已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其误诊率、漏诊率仍然较高,对人类健康存在较大威胁。APE的诊断应以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进行,快速准确的进行诊断,并结合个体选择有效的治疗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手机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jc/109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