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去日本消费,估计有人满脑子都是马桶圈。可健康菌表示:这实在太小看咱自家人了!作为世界的金主,怎么只消费马桶圈呢?!

PET/CT,是目前最高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癌症检出率达九成以上,日本则是最早、最广泛使用PET/CT进行体检的国家,由此催生了国际“体检旅游”服务。该项目在国内越来越火热。

但是,对于PET/CT检查,一直存在不少争议,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因为设备高端,PET/CT检查自然价格不菲

以日本为例,通常,国际体检旅游的相关PET/CT检查,团费一个人基本是4万元左右起跳。

国内的PET/CT检查费也不低,没有医保,都是自费。

按照估算,一般情况下,检查费用约元-元不等。

据了解,国内PET/CT检查费用尚未统一,基本上每个地区、医院的PET/CT检查费用都不相同。

目前只有上海地区的PET-CT检查费用是统一的,全身检查是元,局部检查是元;

北京地区的PET-CT检查费用全身是-元之间,局部是-元之间。

广州大概介于两个城市之间,全身、局部大概在-元不等。

运营成本如此高的PET-CT,进口价格上千万人民币,人员、维护费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开支。所以开一次机的费用,对百姓来说相当昂贵。

它和CT、磁共振等检查项目有何不同?

为什么这么贵?

健康人值不值得做?

做了有什么风险?

PET/CT专家指导

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程木华教授

中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蒋宁一教授

PET/CT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该设备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X射线断层扫描的两种技术,目前在国内主要医院才配有该设备。

PET/CT不仅提供CT显像的信息,而且可检测出病灶的代谢活性,提供肿瘤细胞代谢的分子影像信息,可以更精准的全面判断肿瘤性质及其侵犯范围,为临床每个人制定具体治疗策略提供更好的帮助,其次,相比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CT、MRI检查等,PET/CT更能准确、早期判断肿瘤的治疗效果。

其应用包括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分期、复发的鉴别,肿瘤治疗方案的指导,肿瘤预后的评估等等。同时,PET/CT在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评估等方面也有很好的临床价值,比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方面的应用。虽然

目前公认

PET/CT对癌症诊断相符率达90%以上

但是

普通人

并不适合用作健康体检

▽▽▽

PET/CT应用于健康体检

就是一种滥用

专家分析蒋宁一

临床中对肿瘤的筛查,必须由肿瘤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家族史等因素综合评价,高危人群在临床高度怀疑肿瘤的时候,同时经济条件允许之下,可以考虑通过PET/CT进行进一步鉴别。

除去PET/CT价格、风险等因素外,事实上PET/CT并不能排查出所有的肿瘤。

PET/CT多用于肿瘤复发的诊断、定位,或者来源不明的肿瘤原发灶的寻找,但如今却被一些机构当作了“摇钱树”。

实际上,根据医院(医院)的统计,在癌症筛查的有效性方面,PET/CT在健康人群中查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仅为1.3%。

对于PET/CT的适应范围,原卫生部有关部门曾回应:专家普遍建议,PET/CT不适合作为普通的体检项目。《-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规划》要求:“严格医疗机构配置标准,加强准入管理,规范使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PET/CT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这一表态意味着PET-CT必须对症使用。

PET/CT检查过于昂贵,且存在风险,“不具备向全体人群推广的价值。”

PET/CT辐射有没有危害

年4月《放射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对香港和美国进行的放射剂量研究表明,目前全身PET/CT扫描伴随着一定的辐射剂量和致癌风险。

专家分析乔友林教授(中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

PET/CT的辐射剂量来源来源于放射性核素和X-CT两部分。

其中,放射性核素的辐射为4.6~6.2毫西弗,由于技术进步,最新PET/CT可注射更少核素,使辐射剂量下降到3~4毫西弗;

第二部分辐射剂量的主要来源于CT扫描,但PET/CT所用的CT一般比常规CT辐射剂量要低。

随着PET/CT的更新换代,一次全身检查的辐射剂量由原来的15毫西弗左右,降低到7.5毫西弗左右。目前,国家尚未规定患者在医学检查中接受的辐射量的上限,但有医务人员标准,也就是每年不得超过20毫西弗。

由此可推算患者接受一次PET/CT检查,接受的辐射远远在安全范围内,而且这种辐射只是一过性,放射性药物很快衰变消失的。

不过也有专家提出:医院都如北、上、医院有足够实力,国内已有的PET/CT并非都属于更新换代以后的先进设备,如果将放射性核素和CT两部分辐射量相加,目前做一次全身PET/CT所受的辐射量,至少在20毫西弗以上。

“无论怎样,PET/CT检查都是需要往身体里注射一种药物,具有一定辐射,不可能完全没有害。”

总结癌症患者保命是重点、权衡利弊去选择PET/CT检查适应症1、肿瘤的早期诊断。2、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3、恶性肿瘤分期和分级。4、寻找肿瘤原发灶。5、治疗响应、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6、引导肿瘤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7、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指定。8、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心肌梗塞后存活心肌的判断。9、老年性痴呆诊断和病情评估,癫痫病灶的探测和定位,帕金森氏病的诊断和鉴别。10、高端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或排除肿瘤等恶性疾病。

记者:李劼通讯员:江澜王海芳

图文编辑:李劼张嘉泳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by/120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