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师值班日志”为浙江急诊宗建平医生的连载系列文章,从作者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急诊医生的故事,从今天起小编将和大家一起了解这个真实的急诊室。

第四十一话,雁荡山下的邂逅(续)

这篇也算是个小故事,但我只想把它作为上一个故事的续集。要知道,作为医生,难免留下遗憾。但这种遗憾,通常都是付出无可挽回的代价。我每当想起前一个患者,不可避免地会想起那个小伙子,并非难忘,而是终身遗憾。

那个小伙子,也算与我邂逅。80年代的那个初秋,那个18岁的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出现在我面前时,阳光、帅气,一点都看不出是个急性化脓性心包炎的患者。小伙子家里很有钱,套句现在的词,就是标准的“高富帅”。治疗首选上篇提到的先锋Ⅱ号,立竿见影。

我那时候当住院医是非常认真的,况且我的恩师又极为严厉。查房前,得跟学生一样在病历上做好功课,不仅要写规范、写完善,还要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曾经有同事因为功课没做好,病历被老师“华丽丽”地甩出窗外,脸丢到爪洼岛去了。

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小伙子的治疗方案我是事先查阅了许多医学书籍,均明确为:治疗有效,疗程也是三周,停药观察三天,体温正常,出院。我的方案在老师查房时也得到了认可。这个年轻人在停药观察三天后,一切如“愿”地出院了。

然而,和前一个主人公的遭遇如出一辙,出院后旧病复燃,再次入院,再继续使用同样的治疗方案。只是,令人无比痛心的是,再多的付出都没有挽回这条年轻的生命。

两个命运完全不同的人,在经历同样的曲折后,命运都调转了方向。一家保全了性命但也倾家荡产,一家一掷千金却依然痛心疾首。医学是关乎生命的科学,医者是生命科学的工作者,它是神圣又严谨的。可是,那么多令人无奈的遗憾面前,我似乎又相信了命运一说。

看到这里,对比两个故事,你找到我的遗憾了吗?是的,疗程!三周的标准是否就是铁一样的规范?超过疗程的后果就一定是过渡治疗吗?两个病例的第二次反复证实了疗程的不足,导致残余的细菌后来大举进攻。然而,当时在“标准”面前,谁又敢事前底气十足地擅自“触犯”标准?细菌感染程度和个体差异千差万别,但谁能给医生一个安全灵活的调控范围?

这两个病例影响了我今后三十多年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理念,对一些重要部位的严重的感染,如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疾病,为了不让当时的悲剧重演,为了不让患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我一直比指南上或教科书上写的疗程多用一周,不让“星星之火燎原”。可是,我一直一直冒着“滥用”抗生素的风险!

点击文章上方蓝色中国急救医学杂志文字或扫描







































杭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zz/67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