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由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二者发生机制不同。左心衰时呼吸困难更为严重。左心衰竭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肺淤血,使气体弥散功能降低;②肺泡张力增高,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兴奋呼吸中枢;③肺泡弹性减退,使肺活量减少;④肺循环压力增高,导致反射性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右心衰竭严重时,也可引起呼吸困难,但程度较左心衰竭轻,主要原因为体循环淤血所致。

临床表现及护理

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特点是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典型者表现为端坐呼吸。急性左心衰竭多在夜间睡眠中发生,或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惊恐不安。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其发生机制为:①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心功能降低;②小支气管收缩,肺泡通气减少;③仰卧位时肺活量减少,下半身静脉回心血量增多,致肺淤血加重;④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对肺淤血引起的轻度缺氧反应迟钝,当淤血程度加重、缺氧明显时,才刺激呼吸中枢作出应答反应。

右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临床上主要见于慢性肺心病、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主要原因是体循环淤血所致。其发生机制为:①右心房与上腔静脉压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②血氧含量减少,乳酸、丙酮酸等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呼吸中枢;③淤血性肝肿大、腹水和胸水。使呼吸运动受限,肺受压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

(2)胸部X线。

(3)血糖、尿酮体及二氧化碳结合力。

(4)心电图。

(5)胸部CT或头颅CT检查。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7)肺血管造影及肺放射性核素扫描。

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

询问呼吸困难发生的时间和特点,评估呼吸困难的类型,了解引起呼吸困难的体力活动类型,有无咳嗽、咳痰等伴随症状,咳嗽特点,痰液的性状和量。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有无其他疾病。

(2)身心状况

包括生命体征及意识状况,特别是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深度;皮肤黏膜有无水肿、发绀;颈静脉充盈程度;体位、营养状况等。注意有无三凹征及哮鸣音。心脏检查注意心率、心律、心音的改变,有无奔马律。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表情,评估患者是否有恐惧或焦虑心理。

(3)辅助检查

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可动态评估患者缺氧程度;血气分析能更准确评估缺氧程度及酸碱平衡状况;胸部X线检查有利于判断肺淤血或肺水肿的严重程度。

护理措施

(1)嘱患者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注意体位的舒适与安全。

(2)保持呼吸道通畅。穿宽松衣服,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急性肺水肿时湿化瓶内加入适量乙醇。

(3)保持环境安静,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防止患者着凉。

(4)遵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呼吸困难、缺氧的程度及其改善情况。

(6)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以消除其紧张心理。

(7)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逐步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

(8)患者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进行床上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定时翻身、按摩、拍背,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9)做好健康宣传教育,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应对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来源:丁淑贞,姜秋红主编.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9.06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

.







































白癜风最好治愈方式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zz/64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