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里说:“心者,君主之官”君主就是皇上,我们知道古时候皇上是九五之尊,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那么,这就需要一个东西“代君受过,”而这个东西就是心包。从名称可以看出,心包与心是有一定关联的,其实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邪侵入时,心包就要挡在心的前面首当其冲。所以,很多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的病。如果没有原因地感觉心慌或者心似乎要跳出胸膛,这就肯定是心包受邪引起的,不是心脏的病。

「心包经位置:」

心包经是从心脏的外围开始的,到达腋下三寸处,然后沿着手臂阴面中间的一条线,止于中指。经常敲打心包经对于解郁、解压的效果非常好。拨动心包经时,先找到自己腋下的一根大筋,然后用手指掐住拨动,这时你会感觉小指和无名指发麻。每天晚上7到9点之间拨数十遍,就可以排遣郁闷,排去心包积液,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戌时是指晚上19时到21时,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西医里没有心包经这个概念,只有中医有。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是不受邪的。那么,总得有一个东西“代君受过”,这个东西就是心包。心包经(见插图)是从心脏的外围开始的,走到腋下三寸处,然后再从腋下一直沿着手前臂的中线,经过劳宫穴,到达中指。心脏的病,首先会表现在心包上。在中医里边心包经的病叫“心澹澹大动”,就是感觉心慌或心脏“扑通、扑通”往外跳的时候,那肯定是心包的病而不是心脏的病。

「重要穴位」

心包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做(膻中穴),它在两乳之间。人的心情特别郁闷或是生气的时候,会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拍胸脯,这就叫做搏膺。表面上我们打的是胸脯,其实是在打膻中穴。因为它是主喜乐、主高兴的穴位,如果这个穴位不通畅,对人的身体是不利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经常地去按摩膻中。西医里,膻中穴就相当于胸腺。胎儿在母体中的时候胸腺是非常大的,它是一个很大的免疫系统。当人出生之后,胸腺就会退化,这个免疫系统就会逐渐萎缩。我们经常按摩这个穴位,目的就在于刺激它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

「如何敲打心包经?」

在民间还有一种敲打心包经的锻炼方法,对解郁、解压非常有效。那么如何拨心包经呢?首先要用手指掐住自己的腋下,腋下里边有一根大筋,然后就可以拨动它。当拨到这根大筋的时候,小指和无名指就会发麻。这个大筋底下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天泉穴。用手掐住它,并且感到手指发麻,就证明拨对位置了。如果每天晚上临睡觉前拨十来遍,这样敲打下去,就可以排去自己的郁闷和心包积液,对身体非常有好处。据说这样还可以减肥,因为心包积液除掉了,心脏的活力就加强,整个身心的代谢都会加强。

心包在中医里是一个独立的经络,许多病症都和这个经络有关。从解剖学来看,心包是心脏外部的一层薄膜,和心脏之间有部份体液,做为心脏和这层膜之间互动时的润滑剂。心脏图片在某些情形下,会使这些体液增加,使得心脏的活动受到影响,心脏泵血的能力也就减弱了。供给到皮下的血液也相对的减少,是肥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按摩这个经络是减肥最重要的工作。

  从中医五行理论,心属火,脾主土,火能生土,心脏的能力提升,必定能够提升脾脏的能力。由于心包经的通畅,能使心脏发挥正常功能,间接提升了脾脏的能力。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按摩心包经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多数疾病,按摩这条经络都能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心包积液的形成,主要是身体中出现了疾病,脾脏将主要能力用来和疾病对抗,就将运水的工作暂时搁置下来,心包中的废水就积了下来。由于人体多数的维修工作都在夜间睡眠时进行,因此,多数的积液情形会出现在早上,通常到下午就会退去。   

但是当疾病严重时,人体会不停的和疾病对抗,这时积液就会长时间不退,使得心脏的机能减低,脾脏对抗疾病的能力也跟着下降,进一步恶化心包积液的情形,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体会和疾病形成对峙的局面,就出现发烧的症状。这时人为的按摩心包经可以快速将心脏中的积液排除,提升心脏的能力,帮助脾脏打赢这场战争,烧就退了。因此,按摩心包经也是退烧的最好方法。

  按摩心包时听水声的位置)   

按摩这个经络的穴位时,在人体胸前肋骨的下方(如图),可以听到流水声的变化。在按摩前先听其声音,按摩穴位时再听,就能比较其差异,其声音的差异就像在挤出容器中的液体一样,压了穴位一会儿就能听到一些东西流了出去。由于按摩的穴位和声音的出处有一段距离,因此从手压下去,直到听到声音的变化,有一段时间差,按摩每个需要按摩的穴位都会产生声音,如果长时间按摩一个穴位,既没有痛感也没有回馈的声音,就表示这个穴位没有问题,不需要按摩。 

 由于按摩时会阻断经络中体液的流动,因此按摩时,先压住穴位,心里数一到二十,然后放开一会儿再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约三至五分钟。 

 如果自己一个人在家,没人可以帮忙听,可以到药房买一个医生用的听诊器,用带子将听筒固定在肋骨下的位置,就可以自己按摩自己听了。 

 ●简化的按摩方法:   

虽然整条经络的按摩,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并不能坐下来好好的按摩。而身体又正好有不舒服,例如,晕车或晕船时,或平常突然感到胸闷、气喘不过来,手脚无力等,只需要按摩胸口任脉的膻中穴,就能很快使症状得到缓解。 

 ●重要观念:   

传统中医的医疗手段,在古书中的记载是分为砭、针、灸、药四种方法。“砭”指刮痧和按摩的物理治疗方法,是四种方法之首,可见是各种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除了“砭”的治疗效果可能特别好以外,由于它完全不需要特别的材料和工具,只要一双手或简单的刮痧板或瓷汤匙甚至扁平光滑的石头就行了。只要懂得医理,随时随地都能为人治病,是最方便的医疗方法,因此被古人将之列为各种治病方法之首。药为四种方法之末,主要可能是这种方法需要各种不同的药材,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具备的,因此最早被列为治疗方法中的下策。

  一个好的中医应该精通四种方法,视实际需要及资源状况,选择最好的方法为人治病。但是由于“砭”的治疗方法,医生最耗体力,也最耗时间,最不容易赚钱,动手动脚的像在干粗活一样,形象并不是佷好。而开方取药,不但能用最少时间、最少体力为人看病,也能维持医生专业权威的形象。同时在药材上也比较容易抬高价格,可以使医生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多年演变下来,最终“以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成为中医主流,而各种“砭”的手段却沦为民俗疗法,正牌的医师不屑为之,中医的功效也大打折扣。有些以“砭”治疗为主的疾病,就成了今天的不治之症,例如,重症肌无力(台湾所称“渐冻人”,或神经元疾病)是最好的例子。   

重症肌无力最早的成病原因多半是肠胃的细菌感染,加上血气低落,形成了心包经长期阻塞,心包积液长期存在,心脏能力长期低落,使得人体的血液长期没有能力进入肌肉组织。没有血液的肌肉自然没有力量,没有血液中营养的供养,肌肉逐渐演变成萎缩的症状,就形成了严重的疾病。只要依照本书中的方法,使血气不断上升,经络逐渐通畅,这种疾病有机会渐渐好转,最终也有可能达到完全痊愈,唯需要为期三至五年的治疗。但愿这个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世界上不再有人受困于这个可怕的疾病。   

从中医旳病理辩证分析,肌无力是中医所说“脾不束肌”的现象,肌肉无力主要是脾虚造成的。脾属土,心属火,火生土。心脏的能力直接影响脾脏的能力,相反的脾虚也会直接影响心脏,使得心脏形成积液,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心包经阻塞。而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负责器官,脾虚必定是来自肠胃的细菌感染。   

●重要发现: 

 这种有流水声回馈信号的按摩方法,是我们最早发现的,几乎按摩身上所有经络的穴位,都能在胸腔或腹腔内适当的部位找到流水声回馈信号。这使得我们的保健按摩不再是盲目的进行,而是可以立即从回馈信号了解按摩的穴位对了没有,也能立即知道自已身体的问题在那里,更能够了解治疗的方法有效与否及治疗完成了没有(也就是经络打通了没有)。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zz/119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