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常识 >> 慢性心衰患者易损期的优化治疗
作者: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黎励文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心衰因其发病率高,有临床症状的患者5年存活率低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21世纪心血管医师最后的战场。即使按照目前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心衰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英国国家心血管预后研究所(NICOR)心衰审计报告对年至年入选的例心衰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显示,出院后1年死亡率高达24.6%。因此,如何优化心衰患者的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当前面对的严峻挑战。
出院后早期阶段是心衰患者的易损期
虽然住院期间经过系统治疗后,多数心衰患者的症状体征都能得到明显缓解而出院,但是出院后早期阶段仍然是再入院和死亡的高发时期。
CHARM研究纳入了例症状性慢性心衰患者,分析了出院后不同时间死亡的危险比,结果表明,出院后第1个月内全因死亡风险是未因心衰住院患者的6倍,出院后第1~3个月的全因死亡风险则为4倍多,该风险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低。另一项评价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的近期症状及远期预后的国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EVEREST)则观察到,因心衰入院的患者出院后60天内死亡及再住院率分别为27%和42%。据此,近期有学者提出,将心衰患者出院后早期阶段死亡和再入院高发的这一特殊时期定义为“易损期”,这一时期自患者出院后开始,持续约2~3个月(图1)。
图1心衰患者的易损期
尽管大部分心衰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被视为处于慢性心衰状态,但患者的心功能损害在这一时期仍未完全恢复,左室充盈压偏高。有研究数据显示,64.5%的心衰患者出院时心功能为NYHAⅢ~Ⅳ级。这一时期内有循证学依据的口服药物治疗仍处于调整阶段,亦是患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的部分原因。易损期内的治疗方案对心衰患者的远期预后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期间优化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降低后续风险,而推迟启动有效的治疗方案则可能导致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学会(AH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性心衰指南都强调,在心衰患者出院后应进行早期管理,即出院前确定慢性期口服用药方案以及出院后1至2周加强对出院患者的随访(图2)。
图2心衰患者的管理
心率增快与易损期心衰患者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EVEREST研究事后分析发现,出院后早期死亡的患者临床特点表现为心率加快,伴随端坐呼吸、神经激素增加以及白蛋白水平降低等情况。心率增快可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缩短心脏舒张期减少心肌供血、增加心肌耗氧以及促进心肌重构等多种机制导致心衰病程进展。洛雅尔(Logeart)等对12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交叉对照研究显示,起搏频率设为75次/分的患者较55次/分者心功能显著下降。EFFECT-HF研究纳入了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例出院心衰患者,发现出院时心率加快与患者出院后早期全因死亡率以及再入院率升高密切相关。另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OFICA)纳入了例因急性心衰入院的患者,记录出院时心率并随访观察一年,结果显示,易损期心率增快预示心衰患者远期死亡风险升高。以上研究均证实心率是心衰患者易损期心功能不佳以及死亡率和再入院率较高的影响因素,应当密切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白癜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zl/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