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常识 >> 中医诊断时如何辨别阴阳
中医诊断时如何辨别阴阳
阴阳本是一种古代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学说,它属于哲学之范围。中医借代来描述人体,有其形而无其实。中医的阴阳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见愚,并无一个清哳明了的确切定义。阴阳不明则中医不名。质疑者往往从此入手,学医者以此为惑。其实从阳为虚、阴为实、动为阳、静为阴,不难想到:阴为物质、阳为运动形式。中医的阴阳本意就在这里。当然也有一些适伸义。阴生阳其意为没有人体即没有代谢运行更不会有生命。生命在于运动,一旦运动停止,人只是一个死尸。代谢平衡运动就是阴阳平衡。中医就是调整这个平衡的偏差,而偏差则是疾病、饮食不节、起居不适、情绪起伏而成。中医的辨阴阳就是辨生死、辨偏差。阳代表着人体功能,阴代表着人身实体与营养(呼吸气体与饮食)。
色泽:鲜明为阳、晦暗为阴;声息:声高多言为阳,声低少言为阴;脉象:浮、大、洪、滑等为阳,沉、小、细、涩等为阴。
脏腑阴阳属性: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
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转化: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