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常识 >> 面瘫
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类型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常称为Bell麻痹,占所有面神经麻痹病例的60%~75%。最常见的是单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的程度可以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麻痹,在排除其他病因后考虑此诊断。在不用治疗下,Bell麻痹完全恢复率为71%,13%的患者仅遗留轻度的后遗症,16%的患者中度恢复或恢复差。
美国Bell麻痹发病率为每年13/10万~34/10万,西方国家的文献报道,Bell麻痹发病率为每年20/10万人。日本为每年30/10万人,RamsayHunt综合征为3/l0万人,是Bell麻痹的1/10。
年我国6城市调查本病患病率为.7/10万人,年发病率没有报道,估计与日本类似。
2.感染感染是面神经麻痹的第2个最常见的病因。常见的感染原因有病毒、螺旋体及细菌等。
Ratanaprasatporn等在5年研究中发现,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约5.7%的患者由感染引起。RamsayHunt综合征伴有带状疱疹,是感染类型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一般病情较重。
此类型的面神经麻痹占所有面神经麻痹的12%,伴有不同程度的蜗神经受累,表现为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症状的约占20%。其他的病毒感染还有单纯疱疹病毒、麻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也可以产生类似于耳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
Lyme病是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另一种感染原因。Lyme病由Steere于年在美国康涅狄克州的Lyme镇发现,是一种可以侵犯神经、皮肤、眼、心脏和关节等多个系统的一种蜱媒传染病。本病呈区域性流行,多见于夏季。人群普遍易感,居住于森林地带和乡村者更易发病,发病常与旅游、狩猎、野营等有关。发病年龄和性别无差异。该病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流行并有扩大趋势。中国Lyme病调查研究小组于~年对全国19个市、区进行了Lyme病调查,发现本病在我国的分布也相当广泛,11个省(市、区)有发生和流行,在东北林区患病率为1%~4%,而四川省某些林区患病率高达9%。
面神经麻痹也可继发于中耳感染。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可以引起面神经麻痹。Ratanaprasat-porn等报道了例面神经麻痹病例中,9例是由于中耳炎引起的。中耳感染在美国每年导致1.96万例面神经麻痹。
3.肿瘤肿瘤是仅次于感染的常见病因,约5%的面神经麻痹患者由肿瘤引起。这些肿瘤包括听神经瘤、腮腺瘤、原发性胆脂瘤及颈静脉球肿瘤。在异常情况下,肿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肿瘤均可以引起面神经麻痹。
在美国听神经瘤的年发病率约为1/10万,而腮腺肿瘤的发病率为5.8/10万,由此,可以计算出美国每年因肿瘤引起面神经麻痹患者为1.72万例,而我国用此比例计算(13亿×6.8/10万)为8.84万例。
4.神经源性Ratanaprasatporn和May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源性病因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占全部面神经麻痹的5%。有许多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面神经麻痹以及脑血管病,都是面神经麻痹的病因。Ratanaprasatporn等发现约2.5%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脑血管病引起。
Guillain-Barré综合征和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是面神经麻痹罕见的神经源性病因。根据上述提到的发病率推测,在美国每年约1.72万例新的面神经麻痹的患者是由于神经源性原因引起的。
5.创伤性创伤性损伤是面神经麻痹常见的病因之一。其中颞骨骨折是面神经麻痹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骨折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可以由车祸或从高处摔下及自行车事故等引起。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估计,在年有5.8万例颅骨骨折患者,其中约例引起面神经麻痹。
新生儿创伤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分娩中,年发病率为1.8‰。在美国每年约有万新生儿,这导致例新生儿患面神经麻痹,约9.0%(例)新生儿将永久受面神经麻痹的折磨。
在新生儿,面神经麻痹并不常见,发病率为新生儿的0.2%~6.9%。在Kochi医学院面神经诊所,统计不同原因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中,新生儿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占1.4%。
新生儿面神经麻痹主要分为3种类型:
(1)先天性面神经麻痹:包括胚胎发育中出现的发育障碍,导致面神经麻痹或伴随其他症状。
(2)出生前获得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影响神经发生的宫内环境或因素的结果。
(3)出生后获得性面神经麻痹:从感染、创伤、到颅内和颅外各种病因的颅骨疾病。
~年的90年中有关面神经麻痹致病原因的医学文献回顾,报道了许多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国内王兴林等将其总结归类(表1)。
折叠编辑本段疾病诊断静止检查
茎乳突:检查茎乳突是否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额部: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眼: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
耳: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面颊:检查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或萎缩。
口:检查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人中是否偏斜。
舌:检查味觉是否受累。
运动检查
抬眉运动:检查额枕肌额腹的运动功能。重度患者额部平坦,皱纹一般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垂。
皱眉:检查皱眉肌是否能运动,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
闭眼:闭眼时应注意患侧的口角有无提口角运动,患侧能否闭严,及闭合的程度。
耸鼻:观察压鼻肌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示齿: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
努嘴:注意观察口角两侧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状是否对称。
鼓腮:主要检查口轮匝肌的运动功能。
折叠编辑本段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
依据可能的病因选择必要的有选择性的检查。
1.血常规、血电解质:一般无特异性改变,起病时血象可稍偏高。
2.血糖、免疫项目、脑脊液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从病因学角度出发必须除外某些炎症,如结核、结节病等。为此应做有关化验,通常要做结核菌素试验、Kveim反应、血清丙球蛋白测定。
Lyme病血沉可增快;血清GOT、GPT及LDH增高。急性期可从血液、脑脊液、关节液和皮肤病灶中查到病原螺旋体。脑脊液初期检查正常,几周至几个月后白细胞增高,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蛋白可略增高。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抗BB抗体阳性,对诊断有重要意义。IgM和IgG滴度1∶64以上为阳性,本病患者IgG和IgM效价发病3~6周测定,90%的患者>1∶,早期以IgM增高为主,后期以IgG升高为主,其效价高可维持几年。
其他辅助检查:
以下检查项目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1.CT、MRI检查。
2.颅底摄片。
3.脑电图、眼底检查。
4.耳鼻喉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