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常识 >> 千县万医走进葫芦岛普通病例不普通
“千县万医”专栏
葫芦岛站
病例报告者:医院孙立平
患者,男63岁,因“胸痛23小时入院”。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2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骨后疼痛,难以忍受,无放射痛,伴有气短及出汗,2小时后稍减轻,5小时后再发,持续不缓解来诊,急诊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后症状缓解收入病房。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4年,具体控制不详,否认糖尿病史。吸烟史40年,每日20支,否认饮酒史。
入院查体:血压/80mmHg,脉搏70次/分,呼吸平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心音低,心律齐,未闻及杂音,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70次/分,V2~V6、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0.25mV,伴有T波倒置,V2~V6、Ⅱ、Ⅲ、AVF导联呈QS型,偶见室性早搏。肌钙蛋白I(TnI)47.2ng/ml,脑钠肽(BNP)pg/ml。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床边心脏超声示左心增大,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59mm,左室心尖部运动减弱,左室壁心肌运动不协调,左室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47%。
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Ⅰ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高血压病。
诊治经过因患者已发病超过12小时,无缺血性胸痛,无血流动力学紊乱,无严重心律失常,暂不考虑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考虑患者亦不适宜接受溶栓治疗,决定予以药物治疗。
给予阿司匹林mg负荷剂量,此后给予mg每日1次(qd);氯吡格雷mg负荷剂量,此后75mgqd;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qn),雷米普利2.5mgqd;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qd。此外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泵入,低分子肝素单位每12小时皮下注射1次,持续7天。
住院期间患者无缺血事件发作,无消化道不良反应,无出血倾向。入院第3日曾出现气短,考虑存在心功能不全,与患者心肌梗死范围广泛有关,对症给予利尿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之后无再次气短发作。
住院7日复查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均正常,患者拒绝行冠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予出院。出院后继续给予阿司匹林mgqd、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20mgqn、雷米普利2.5mgq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
临床思辨抗栓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救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包括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抑制剂在内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常规治疗策略。
欧美及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相关指南均推荐患者无论进行PCI、溶栓或药物保守治疗,均应进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本例患者因为就诊时间延误,未能行溶栓或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但依照指南要求,给予了患者双重抗血小板、抗凝、他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规范药物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未再发缺血事件,未发生出血事件,充分体现了ACS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仍为治疗策略的基石。
专家点评中医院崔锦刚、鲁洁教授指出,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未行冠脉血运重建,心功能受损,已经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应该加用利尿剂及补钾药物,此后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根据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决定利尿剂使用时限。根据血压心率情况逐渐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加量,改善心室重构及患者预后。
患者仍有心绞痛症状,应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急性心梗期患者往往合并应激性溃疡,建议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根据患者排便及睡眠情况酌情加用对症药物。
对于高危心肌梗死患者,目前国外指南建议24小时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危险分层,为下一步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本例患者建议尽快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下一步血运重建治疗策略。
专家临床生涯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