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饮食 >> 针灸治疗学儿科病症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脑瘫是指脑损伤所致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痿证的范畴。主要由围产期和出生前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缺氧、出血等导致,如母孕期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脑血管疾病或全身出血性疾病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先天不足、肝肾亏损或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 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运动型障碍由于锥体外系损伤出现不自主和无目的的运动,可表现为手足徐动或舞蹈样动作等;痉挛性因椎体系受损而表现为受累肌肉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可出现单瘫、偏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等;共济失调型因小脑受损出现步态不稳,指鼻试验易错,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等;兼见上述任何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的为混合型。常伴有智力障碍、癫痫、视力异常、听力减退和语言障碍等。 脑电图、CT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明确诊断。 1.肝肾不足肢体瘫痪,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筋脉拘急,屈伸不利,急躁易怒或多动秽语,舌红,脉弦或弦细。 2.脾胃虚弱四肢痿弱,手不能举,足不能立,咀嚼乏力,口开不合,舌伸外出,流涎不禁,面色萎黄,神情呆滞,反映迟钝,少气懒言,肌肉消瘦,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 1.基本治疗 治则: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疏通经络、强壮筋骨,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 大椎身柱风府四神聪悬钟阳陵泉 方义:大椎、身柱疏通督脉经气;风府、四神聪健脑益智;悬钟为髓会,可养髓健脑充骨;筋会阳陵泉,可疏筋通络、强壮筋骨。 加减: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补养肝肾;脾胃虚弱加中脘、脾俞、足三里健运脾胃;上下肢瘫痪分别加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伏兔、环跳、风市、委中、承山、丰隆等疏通肢体经气。 操作:风府朝鼻尖以下方向针刺1寸左右,切勿向上深刺,以免误入枕骨大孔;四神聪分别从4个不同方向刺向百会穴;背俞穴易斜刺、浅刺;其余穴位常规针刺。 2.其他疗法 (1)耳针:取皮质下、交感、神门、脑干、肾上腺、心、肝、肾、小肠;上肢瘫痪加肩、肘、腕;下肢瘫痪者加髋、膝、踝。每次选用4~6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刺激2~3次。 (2)头针:取丁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枕下旁线。毫针刺激,留针1~4小时。每日1次。 (3)穴位注射:取风池、大椎、肾俞、曲池、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承山等穴。每次选2~3穴,用胎盘组织液、灯盏花注射液、维生素B1、B12等注射液,每穴注入0.5~1ml。每日1次。 郑某,男,2岁半。出生时因难产窒息。2岁多还不会独立站立、行走,扶站时脚跟不触地,但可独自支撑坐稳,不会自己翻身,抱起时有僵硬感,面容痴呆,无听觉反应,不会讲话,又眼睑下垂。针四神聪、颞三针(耳尖直上为第1针,第1针同一水平线上前后各1寸为第2、3针)、脑三针(脑户和左右脑空)等,同时采用维生素B12、维丁胶性钙、胎盘注射液、脑活素等注射液行肢体穴位注射。每日1次。治疗1个月后可在扶持下脚掌放平站立、慢行数步,听觉已有反应;3个月后神志及运动明显好转,开始学讲话;5个月后可独自行走5m远,表情灵活,又眼睑不再下垂,讲话增多并较前清楚(于海波.针刺治疗例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四川中医;15(1):54)。 1.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疗效,年龄小,病程短者效果较好。 2.治疗期间嘱家长对患儿配合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和智能训练。
说明引发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高产次、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等,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临床针灸
临床针灸扫描上面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yy/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