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饮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韩旭
医院主任中医师,省名中医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发展之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它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冠脉功能性改变(痉挛)所引起的心脏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可表现为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根据WHO的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又有“第一杀手”之称。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冠心病最常见于40~60岁之间的男性,及绝经后的女性,男性多于女性。就地域性来讲,北方多于南方。冠心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血脂的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体力活动的减少、遗传因素、年龄(男性>40岁,女性>49岁)、性别(男性>女性)、肥胖等等。本病可分成5种临床类型: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本章主要讨论心绞痛型和急性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心绞痛
一、概述
心绞痛(anginapericardium)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发作性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与上肢,可伴有其他症状。常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诱发,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中医有类似心绞痛的记载见于《内经》、《金匮要略》,以及《世医得效方》、《证治准绳》、《时方歌括》、《医林改错》等文献。综合本病的临床表现,心绞痛属中医“心痛”、“胸痹”的范畴,严重者亦可表现为真心痛、厥心痛。
二、发病机制
(一)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因年老体虚,心、脾、肾亏损,阴阳失衡而引起,并与过食肥甘厚味、七情内伤、思虑劳倦、寒邪侵袭等因素密切相关。心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为病机关键。发作时以标实表现为主,如血瘀、痰浊突出;平素又以心气虚、心阳虚最为常见。以上病因病机可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使病情进一步发展。瘀痹心脉,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阻遏心阳,发为心动悸,脉结代,甚至脉微欲绝;心肾阳衰,水邪泛滥,凌射心肺而为咳喘、水肿。分证病机如下:
1.心血瘀阻年老气血阴阳渐衰,气血虚少则血运行迟缓,气损及阳则阳虚寒凝,气血运行滞涩;或情志内伤,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久病入络而成。心血瘀阻,不通则痛,出现心绞痛,疼痛较剧,舌质紫黯等症。
2.寒凝心脉年老阳气多有不足,常在冬春寒冷季节,因受寒而诱发或加重。寒邪乘虚内侵,客于心脉,出现心绞痛,疼痛较剧,手足不温,冷汗等症。
3.痰浊内阻平素脾虚,过食肥甘,体力活动较少,形体肥胖之人,痰浊内生,痹阻心脉,出现心绞痛,胸闷,倦怠乏力,纳呆,恶心等症。
4.心气虚弱年过半百,肾气渐衰,或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或劳心、劳力过度均可引起心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而痹阻不通,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神疲倦怠等症。
5.心肾阳虚多由心气虚弱及心肾阴虚发展而来,肾阳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出现心绞痛,疼痛较剧,形寒肢冷,心悸汗出等症。
(二)病理机制
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需血量增多,超过了冠状动脉供血的代偿能力;或需血量虽不增多,但冠脉痉挛,减少了供血量,或上述原因同时存在,都可引起心脏急剧、暂时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心绞痛患者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的主支管腔显著狭窄达横切面的75%以上。有侧支循环形成者,则有关的冠状动脉阻塞更严重。另一方面,冠状动脉造影发现15%的心绞痛患者,其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无明显狭窄,提示患者的心肌血供和氧供不足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循环的小动脉病变、血红蛋白和氧的解离异常、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或心肌代谢异常所致。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变化。
三、临床表现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有5个特点:
(一)部位
突然发作的胸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往往是一个区域,很少为一点,可放射至左肩、左前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
(二)性质
多为闷痛或紧压痛,病人常描述为“压榨、堵塞、窒息、沉重”等感觉。有时有濒死的恐惧感,程度重的迫使患者停止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三)诱因
常因劳累、情绪激动、受寒或饱餐而诱发,少数患者为自发性。
(四)持续时间
历时短暂,一般为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五)缓解方法
去除诱因、休息、含服硝酸甘油(1~3分钟,偶至15分钟)后,多迅速缓解。
在心绞痛发作时,可能伴随的症状与体征有:表情焦虑,面色苍白,出汗、心率快,血压异常,听诊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出现第四心音,也可有第二心音分裂,心尖部收缩中、晚期杂音。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性ST段、T波改变及心律失常改变。老年人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较多见,故呼吸困难常常是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症状。
心绞痛分为劳累性心绞痛(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恶化性劳累性心绞痛三型)、自发性心绞痛(包括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中间综合型、梗塞后心绞痛四型)以及混合性心绞痛(劳累性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三大类。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典型的心绞痛发作老年人发生典型心绞痛症状并有放射者较少,常表现为胸部隐痛、胸闷或憋气,含糊不清的不适感,有的表现为背部、咽部或牙齿疼痛。
2.详尽收集病史注意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冠心病易患因素。
3.心电图检查平时心电图正常者,发作时可有一过性ST段及T波改变,原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发作时可有ST段压低加重,T波倒置加深。动态心电图检查有ST段压低者应结合临床判断,可做支持心绞痛诊断的一个依据。放射性核素检查为无创性检查,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可协助诊断心肌缺血。有条件的应做冠状动脉造影。
(二)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见急性心肌梗死。
2.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炎、肥厚型心肌病等均可引起心绞痛,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来进行鉴别。
3.胆囊炎及胆石症急性发作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或压痛,有时表现为右下胸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右肩胛处,常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总胆管阻塞时还可发生黄疸,X线和超声检查可确定胆石症、胆囊炎和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慢性胆囊炎常表现为右上腹、剑突下或右下胸部疼痛不适及胀痛,饱餐后、受凉及劳累后加重,但持续时间长,劳力活动时一般不诱发疼痛,且疼痛部位偏于腹部可与冠心病心绞痛相区别。应当注意冠心病与胆囊炎、胆石症常并存,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且后者可加重心绞痛症状。
此外,不典型的心绞痛尤以老年冠心病患者多见,应注意与食管病变、膈疝、消化性溃疡、颈椎病等所引起的胸腹疼痛相鉴别。
五、治疗
(一)中医治疗
1.辨证与治疗要点
(1)辨疼痛发生部位:局限于胸膺部位,多为气滞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臂、指者,痹阻较著。
(2)辨疼痛性质:是辨别胸痹心痛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的主要参考,临证时再结合其他症状、脉象做出判断。属虚者,病势较缓,其痛绵绵或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属实者,痛势较甚;属气滞者,闷重而痛轻;属血瘀者,痛如针刺,痛有定处。
(3)辨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大多短暂,一般疼痛发作次数多少与病情轻重程度呈正比,即偶发者轻,频发者重。但亦有发作次数不多而病情较重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具体分析判断。若疼痛遇劳而作,休息或服药后能缓解者为顺证,而疼痛发作无明显诱因,休息或服药效果较差者,病情较重,并有可能恶化为真心痛,应积极治疗。
针对本病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特点,其治疗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疼痛发作之际,采用芳香温通、活血化瘀、宣痹通阳、豁痰开窍等治法以急解其疼痛,防止发生变证。缓解期本虚宜补,但仍应重视活血通络、理气化痰。由于心脉气血流通,通则不痛,故活血通络法在不同的证型中可视病情,随证配合。因本病为虚实夹杂,故要做到补虚勿忘邪实,驱邪勿忘本虚,权衡标本虚实之多少,审定补泻法度之适宜。
2.辨证论治
(1)心血瘀阻型
①症状: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黯红,或黯紫,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涩或结、代、促。
②证候分析:气郁日久,瘀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见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血脉凝滞,故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或痛引肩背;气郁血瘀,故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黯红,或黯紫,有瘀斑,舌下瘀筋,脉涩或结、代、促,均为瘀血内停之候。
③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④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怀牛膝、柴胡、桔梗、枳壳、当归、生地、甘草等。
⑤随症加减:若兼寒者,可加细辛、桂枝等温通散寒之品;兼气滞者,可加沉香、檀香辛香理气止痛。若瘀血痹阻重证,表现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郁金、延胡索等加强活血理气止痛的作用。运用活血化瘀法时要注意活血化瘀药的种类、计量、用药时间等,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或征象,一旦发现,立即停用,并予相应处理。
(2)寒凝心脉型
①症状:卒然心痛如绞,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感寒痛甚,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
②证候分析: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寒邪内侵致使阳气不运,气机阻痹,故见卒然心痛如绞,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感寒痛甚,胸阳不振,气机受阻,故见心悸气短;阳气不足,故见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均为阴寒凝滞,阳气不运之候。
③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④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药用:桂枝、细辛、当归、赤芍、通草、大枣、甘草、瓜蒌、薤白等。
⑤随症加减:若疼痛较甚者,可加延胡索、郁金;若疼痛剧烈,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伴有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或沉微者,为阴寒极盛之胸痹心痛重证,治以温阳逐寒止痛,方用乌头赤石脂丸。
(3)痰浊内阻型
①症状:胸闷重而心痛轻,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②证候分析: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故胸闷重而心痛;气机阻滞不畅,故见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脾主四肢,痰浊困脾,脾气不运,故见形体肥胖,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均为痰浊壅阻之候。
③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④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药用:瓜蒌、薤白、半夏、枳实、陈皮、石菖蒲、桂枝、干姜、细辛等。
⑤随症加减:若年老而兼气虚之症,如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者,可合四君子汤;若患者痰黏稠,色黄,大便干,苔黄腻,脉滑数,为痰浊郁而化热之象,用黄连温胆汤。另外,痰热与瘀血往往互结为患,故要考虑到血脉滞涩的可能,常配伍郁金、川芎。
(4)气虚血瘀型
①症状:心胸刺痛、绞痛,固定不移,或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舌质紫黯或淡紫,脉沉弦或细涩。
②证候分析:胸痹日久,心气亏虚,气虚则无力行血,血脉凝滞,故见心胸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气亏虚,心脉失养,故见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舌质紫黯或淡紫,脉沉弦或细涩,均为心气亏虚,血脉凝滞之候。
③治法:益气活血。
④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等。
⑤随症加减:若气虚明显,加党参、黄精以扶助正气;痛甚者加延胡索、郁金。
(5)心肾阳虚型
①症状:胸闷或心痛较著,气短,心悸怔忡,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晄白,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者。
②证候分析:阳气虚衰,胸阳不运,气机痹阻,血行瘀滞,故见胸闷或心痛较著,气短,心悸怔仲,自汗,动则更甚;肾阳虚衰,故见神倦怯寒,四肢欠温。面色晄白,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者,均为阳气虚衰之候。
③治法: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④方药: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桂枝、甘草等。
⑤随症加减:若阳虚寒凝而兼气滞血瘀者,可选用薤白、沉香、降香、檀香、延胡索、乳香、没药等偏于温性的理气活血药物。
若心肾阴虚,不能充润营养五脏,症见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隐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者,用左归丸加减,以滋阴补肾,养心安神。
若心肾阳虚,虚阳欲脱、厥逆者,用四逆加人参汤;若见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亡阳证,予参附龙牡汤,并加用大剂量山萸肉,以温阳益气,回阳固脱。
3.中成药心绞痛属内科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可以恶化为心肌梗死,在急性发作期应以消除疼痛为首要任务,可选用或合并运用以下措施;病情严重者,应同时用西医治疗。
(1)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每次4~6粒,含服,每日3次。急性发作时每次10~15粒。
(2)复方丹参滴丸:理气活血化瘀,适用于胸闷憋气、心绞痛等,能迅速缓解其症状。每次8~10粒,含服,每日3次。
(3)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针注射液等。
4.针灸发作时立即用泻法针刺膻中、内关、神门等穴,灸乳根穴。或选耳针心、皮质下、肾上腺素等穴,可起到疏通心之脉络以迅速通痹止痛的作用。缓解期治疗以心俞、厥阴俞为主穴,配内关、膻中、通里、间使、足三里等穴。辨证选穴:心阴虚可加三阴交、神门、太溪;心阳虚加关元、气海;痰瘀痹阻加膻中、丰隆、血海等。每日1次,每次3~5穴,10~15次为1疗程。中、轻度刺法,留针20分钟。
5.其他疗法
(1)推拿:灵道、天池、灵墟、屋翳、内关、心俞、厥阴俞、肺俞、膈俞、至阳或华佗夹脊压痛点。每次选数穴,以轻揉手法进行穴位推拿,每穴2分钟。
(2)气功:宜作强壮功,站式、坐式均可。宜可选用内养功、养生站桩功和气功医疗操。
(3)药膳:
①山楂糖水:山楂片15~30g,水煎去渣,亦可与荷叶同煎水,加糖适量,代茶饮。[加糖是否不太合适]
②干姜粥:干姜、高良姜各3g,粳米g,浸泡,每次饭前饮服10ml,每日2~3次。
(二)西医治疗
1.发作时的治疗患者卧床休息以减低心肌耗氧,使用作用快的硝酸酯制剂如硝酸甘油舌下含化。
2.缓解期常用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如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每次5~10mg,每日3次。
(2)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3.mg,倍他乐克6.25mg,开始每日1~2次,以后根据情况调整剂量,以最小剂量达到最满意的效果为宜。
(3)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30mg,每日1次。
(4)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0.1g~0.3g,每日1次。
六、调护与预防
1.嘱咐患者随身携带保健药盒,盒内置应急中、西药品。心绞痛发作时,立即用药,如经数次用药仍不缓解,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者,应紧急就医。
2.慎避寒冷刺激。隆冬季节应在室内取暖,不要过早出屋,外出应戴口罩,避免逆风行走,否则可使病情变化,甚至发生意外。
3.避免一切精神刺激,切勿大怒、大恐、大悲、大喜。勿看刺激性强的电视、电影和小说书刊,以免诱发心绞痛。
4.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多食瓜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烟酒浓茶及暴饮暴食,宜适当饮淡茶及低度酒。其他所宜饮食可参照高血脂症节。
5.积极防治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超重、肥胖。
门诊地点:医院门诊三楼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六上午,周四下午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