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因应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应用方法及联合用药而有所不同,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精神与营养状况及器官功能有否损害等有差异。但在临床应用时,考虑目前的多数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大,就像一把“双刃剑”,应在慎重选择有效药物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患者在发生毒副反应的情况下无需惊慌,只要重视并及时向医生反应后对症处理,一般均可好转。骨髓抑制作用多数抗肿瘤药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通常依次影响到白细胞(尤其粒细胞)、血小板的数目减少,最后影响血红蛋白,出现全血性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后果多较严重,应及时进行积极处理:①减量或停药。当白细胞减少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防止过度抑制。②使用升白细胞药。瑞血新、吉粒芬、惠尔血、吉巨芬和利血生等。③补充血液成分。小剂量多次输新鲜血,输白细胞、血小板或白蛋白。④预防感染。对严重骨髓抑制的病人,应严密保护性隔离,抗生素应用等。胃肠道毒性①恶性呕吐。是肿瘤化疗最常见的早期反应,发生率65-85%。这不但影响病人的情绪和进食,甚至造成营养、代谢障碍和其他并发症。化疗所致呕吐包括急性呕吐、持续性或迟发性呕吐和可预现的呕吐。治疗:目前以5-HT3受体拮抗剂效果最好,常用药物格拉司琼(欧智宁、康泉)、昂丹司琼(恩丹西酮、枢复宁)及托烷司琼(欧必停、赛格恩)等。②黏膜炎。化疗药物可引起口腔、舌、咽喉、食管等粘膜的炎症反应,出现红斑、溃疡、出血和疼痛。护理很重要,要保持口腔温润和清洁。可口服制菌毒素,用5%碳酸氢钠,3%双氯水漱口。严重口腔炎应停用化疗,积极应用抗菌素和支持治疗。③其他。如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和便秘等,处理主要是调整剂量方案,必要时停药,并及时对症处理。其他器官毒性①皮肤毒性。最常见的是脱发,与应用药物、给药剂量和时间及个体差异有关。停药后可再生,且头发较前更黑更好。主要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其他皮肤副作用,如血管外渗所致的局部皮肤坏死,色素沉着及皮疹等要注意观察和预防。②肝脏毒性。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暂时升高,常见的肝损害组织学改变则有脂肪浸润、肝细胞坏死、肝内胆汁淤积,甚至肝硬化。因此,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宜慎用或停用。一般主张联合化疗,根据肝功检查,调整剂量或停药,减少肝脏的损害同时注意护肝治疗。③心脏毒性。蒽环类化合物,如ADR和DRN是最常引起心脏毒性的药物之一,轻则表现为暂时性心电图改变,重则出现心肌损伤、心包炎,甚至伴有心力衰竭,与应用剂量密切相关。因此应限制蒽环类化合物使用的总剂量,出现毒性时,化疗药物应减量或停用。④肺毒性。BLM可引起肺纤维化,严重时可导致坏死。其发生率与累积剂量密切相关。有慢性呼吸功能减退、年龄较大的患者易发生。治疗主要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吸氧和抗生素等。⑤肾毒性和化学性膀胱炎。铂类化合物、大剂量甲氨喋呤和环磷酰胺等易引起肾毒性和化学性膀胱炎。防止的方法主要是足量补充水份,适当水化与利尿,并使用解毒剂(如使用异环磷酰胺时,同时使用美司钠)。⑥神经毒性。VCR、MIX、5-Fu等对周围神经有明显的毒性,可引起无力,指(趾)感觉异常、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肠麻痹、肠梗阻等,停药后可缓解,并可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6等)。⑦对生殖器官的影响。包括性功能减弱,如月经不规律或闭经、染色体退行性变、精子减少等,大多数病人在停药后可恢复正常的生育能力。⑧过敏反应。紫杉醇类药物发生过敏反应频繁,表现为瘙痒、皮疹、水肿和低血压。用药前给予激素类和抗组胺药可减轻或预防此类反应。
#
合理用药百科
药师的乐学空间
解决用药问题
最贴近药师的药学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yy/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