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饮食 >> 干体重知多少
?人们对血液透析干体重的认识和定义已经有50余年历史了:
年Thomson定义干体重为在超滤过程中血压下降至低血压水平时的体重,但是需要排除其他显著相关的原因导致的低血压。
年Henderson将干体重定义为规律透析治疗的病人,常常不出现症状和休克时的体重。
年Charra等定义干体重为透析结束后的体重,该体重可维持至下次透析在不使用降压药物的前提下保持血压正常。
年Raimann等建议通过测定透析中连续小腿生物电阻抗分析定义干体重。
年SinhaandAgarwal建议联合主观和客观指标来定义干体重,透析后最低能耐受的并且是逐渐调整的体重,这个透析后体重可存在低血容量或高血容量最轻微的症状或表现。
因此干体重的定义是随着透析的发展而不断地更进、完善的。
透析超滤的目的之一是让患者的体液容量尽量恢复到一种生理状态,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干体重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应该为生理性的细胞外容积状态时的体重。
然而正常健康人群中过度水化后也可能表现为细胞外容积增多。健康人群中,在增加钠盐摄入后,细胞外容积可在-mL/kg之间波动。
容量负荷:过不及,均不可取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过多被认为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机制。容量负荷与收缩压显著相关,每升容量可升高血压3.6mmHg。而容量负荷过重对残余尿量并无保护作用。
VolkerWizemann等研究发现,在HD患者中容量负荷是决定患者预后的第二位影响因素,仅次于糖尿病。容量负荷过重与透析相关并发症难以纠正密切相关,主要是高血压和心脏改变。容量超负荷形成后可引起难治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容量负荷与透析患者CV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
DRIP研究表明减少多余的容量有利用血压的控制。通过下调干体重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是一种简单、有效、能耐受的方法。
容量负荷过重还和贫血、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等等多种并发症相关。
但是,过于追求至干体重也存在潜在风险,包括血管通路的血栓形成,加快残余肾功能的丧失,以及透析低血压的并发症等等。透析低血压,除了需要更多的护理干预,可并发脑缺血、癫痫发作、心肌功能障碍和肠系膜缺血。
干体重的调节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体重增加较少的患者干体重容易调节,但是对透析病人来说液体的控制非常难。透析室的医护人员鼓励可使患者更能坚持液体的控制。
透析期间体重增加过多和透析中超滤率大于10mL/h/kg意味着死亡率增加。这两项可作为透析治疗指标,可通过液体的限制和增加透析次数来实现。
由此可见,临床医生对干体重的追求仍需要小心翼翼。
评估干体重的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评估干体重同样重要,方法虽多,仍有不足。
1全胸片胸片检查在临床中是非常有用的评估干体重手段,但存在一定缺陷:
1.不能够实时检测透析中体液的变化和决定脱水量。
2.高血压心肌肥厚者、心包积液者、横位心者及不能立位者就有局限。
3.非立位摄片者通常不能得到准确的CTR值。摄片时的吸气程度、CTR计算值的差异、胸廓径的测量部位的不同均可使上述测量值出现差异。
4.结果还会受肺部、心脏本身及其他疾病的影响,特异性、敏感性均不十分理想。
2腔静脉超声波腔静脉超声波检查提供了可靠的右心房压力的估计,下腔静脉直径(VCD)能很好的反应右心房和中心静脉压,从而判断血容量的变化,在透析患者的临床管理被证明是有用的。
但测量的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1.透析结束即刻测量VCD往往导致干体重的低估,推荐透析后至少两小时再测定,故临床应用有一定困难。
2.明显心肺疾患:心瓣膜病尤其三尖瓣的异常、心肌梗死、心包积液、严重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影响静脉回流的疾病均不适于测定VCD来评价干体重。
3.当细胞内外液分布不呈比例,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败血症,肝衰竭、肾病综合征所致低白蛋白血症等),亦会影响VCD值。
3生物电阻抗技术生物电阻抗技术被认为在评估和跟进水合状态方面有巨大潜力。作为评估干体重的工具,血容量监测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标准化。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也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首先人体电阻抗常数是通过测定正常人所得,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压积、电解质成分、蛋白含量均与正常人有差距,所以这个测量常数是否适合于血透患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另外,测定时患者的体位、电极安放的位置、电流的方向、温度都可以影响测量结果。
4心脏生物标志物心脏生物标志物有很强的预后价值,并可能由于左心室压力的影响,间接反映过度水合。
血浆BNP是心室超负荷(如左室舒张末期压升高)时最敏感和具特异性的指标之一,BNP水平从理论上讲可以反映患者干体重的情况。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浆BNP下降,并观察到BNP的下降与患者体重的下降显著相关。但是终末期肾衰本身就容易出现心脏病变,BNP的改变还是不能完全是水负荷过重的标志。
因此个人认为干体重应侧重于
1.维持正常血压的体重:透析清除足够液体而使前后两次透析期间血压在不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仍能维持正常的透析后体重。2.可导致低血压的体重阈值:当体内钠和水或关键成分低于一定值就引起低血压时的体重。
3.体内水平衡时的体重:既没有水潴留也没有过于脱水时的体重。
干体重是非常重要的,设定过低过高均不利。
网友热评干体重老果:从临床实际操作上讲,必须要注意的是,干体重指的是容量,体内水含量。也就是不包括空腔脏器的内容物。大便必须要排除;食物和水,应该考虑在透析完成前是否能够成为体内容量。
andrewcui:“干体重”是个理论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被绝对准确的定量的。在实践中,干体重是针对高血压,尤其是水、钠负荷过度引起的高血压而出现的一个概念。所以,讨论干体重就不能脱离高血压。以前,干体重的评价主要使用的临床症状、体征指标(如透析结束时是否有低血压、抽筋等、有无水肿、胸腹腔积液等),后期又出现了一些客观辅助检查指标(如胸片、B超腔静脉宽度等),但近年来生物电阻抗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来协助评价干体重。生物电阻抗,包括整体法(wholebody)、局部法(segmental);单频法和多频法;单次透后测量法和连续透析过程测量法等等。具体内容较多,这里无法一一赘述,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下文献。最后要说明的是,无论什么方法,都是要基于医生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不能单纯简单地依靠任何一种方法。
chuqi:干体重是个概念,应当改为理想体重,这个概念对于患者和医方都好理解,便于医患沟通,没必要把简单事情复杂化,我建议以后的正规刊物和宣传宣教材料上都改为理想体重。个体化的理想体重,就要切合实际的个体化,是本着追求科学与客观实际的思路去进行个体化处理。单纯的制定一个科学标准是应该的,但现在的病人都是有个人观点的,病人自己觉得舒服,就应该按病人的意见去脱水,随着透龄的增加,患者的状况的变化,患者本人的依从性变化,再制定理想体重水平,这样的个体化处理才能很好地管理病人,真正给予病人能够从内心接受的服务。我个人的经验:在病人的依从性和“理念”水平基础上制定阶段性、个体化理想体重。干体重和血压有关,但不能将血压水平作为评估理想体重一个硬指标,透析患者血压的表现和变化影响因素太多。
梦想去飞翔:法国的Tassin中心实行每周3次,每次8小时的长时程透析策略。仅仅让病人限盐,结果病人不到10%的病人需要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细节不清楚,但根据报道,病人的长时程透析不仅仅是超滤足够多的水,病人的各种毒素控制良好是病人血压稳定的基础。而且,现在报道的每天透析策略也没有让病人多超滤很多水,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我手上有一个病人心衰严重,血压很高,在每周三次透析的策略下病人每次超滤量高了掉血压,超滤低了,高血压、心衰无法控制。建议CRRT不愿意,最终实行每日透析策略,在一周总超滤量增加有限的前提下(我计算总多超滤了不到ml),病人血压控制良好,心衰明显改善。我以为,血压不仅仅是超滤量的问题。
zhongyiywq:干体重,简而言之就是患者透析后自觉最舒适的体重。从症状、体征来说,没有心衰、颜面肢体浮肿、体腔积液等水纳潴留的表现,其中双肺听诊有无湿罗音、问患者透析后有无低血压、抽筋的表现也值得重视;有部分患者透析后当天血压可以平稳下降,可以不服用降压药;检查方面有胸片、心脏彩超等评估,部分有深静脉的患者可以测CVP。总而言之,干体重不是恒定的,需要综合评估后定期更新。
pxhphoto:干体重相关客观检查:
①放射学评估:对比透析前、后心/胸比例和肺门血管宽度,若透析后X线胸片检查心/胸比例0.5、无肺淤血表现时,提示已达干体重。
②超声评估:可用超声测定下腔静脉(IVC)直径,计算IVC与体表面积之比(VCD)来反映中心静脉压,达干体重时VCD在8-11.5mm/M2之间,VCD11.5mm/M2表明容量负荷过多,VCD8mm/M2表明容量负荷过低。
③总体水(TBW):检测有多种方法,放射性核素法最为精确,但方法复杂,临床较难常规开展。
④传导率测定法(生物电阻法):使用不同频率测定人体的电阻率,然后计算出TBW和细胞外液量,方法简单,其精确性需进一步研究。
⑤在线容量监测(BVM):工作原理是用超声波穿过体外循环的动脉血,其波的传递速度可以反映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变化。BVM可以计算出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从而推算出患者相对血容量变化,来调节超滤速度和时间。
⑥同位素测定:应用同位素硫(35SO4)测定细胞外液容量,用重水法(THO)测量总体水量,用r-示踪技术计算细胞外液与总体水容量,对比透析前、后体液变化,评估患者容量状态。这种方法最准确,但价格最昂贵。
综合评估
透析时出现低血压,可能是低估了干体重而引起超滤量过多,也可能是超滤率过高以至于过多的组织间液不能及时被吸收入血,或是患者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不能耐受血透和超滤而引起的。所以不能根据透析时发生低血压,就认为已经达到干体重了。另一方面,尿毒症患者经透析后精神、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干体重也逐渐增加;反之,若透析不充分或有并发症,摄入的热能低于消耗的热能,干体重就会降低。此外,应及时修正干体重(每月),避免脱水过度或不足。
jackfudan:干体重的定义仍在不断地变化当中。不单纯是一个水分的概念,也有分布的问题。干体重还涉及到超滤率和尿素反弹,以及尿素分布容积和干体重之间的联系等很多机制。是很复杂的。对干体重的正确认识应该会在将来有很大的改变。甚至面目全非?我想也有可能的。倾向于用PICCO、生物电阻抗等技术正确的评价干体重。找出规律积攒经验。继续探索这个透析患者中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当然,也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
丁香guest:大家讲的一些关于干体重的检医院很难做到,一来没有设备、机器,二来病人也不愿意过多的检查。老病号经常自己感觉舒服就要求脱多少水。对于一些无法称重,无法清楚讲述病情的病人,也只能大概看看有没有浮肿、胸水、腹水,双肺有无罗音,入量出量及血压来决定脱水量。另外以血压来测定干体重也很难,有些病人体重已经达到干体重了,可是血压就是高得几种降压药都控制不下来。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和全国同道一起讨论。
肾内时间
致力于肾内科专业的原创内容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zhangying
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