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饮食 >> 西医综合Q群真题实测第四弹
旗下QQ群(群号:)联合 )。
A.导管内癌
B.髓样癌
C.黏液癌
D.小叶原位癌
BC
(1)浸润性癌:①浸润性导管癌:由导管内癌发展而来,癌细胞突破导管基膜向间质浸润,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70%左右。②浸润性小叶癌:大约占乳腺癌的5%~l0%。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或环形排列在正常导管周围。③特殊类型癌:主要有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黏液癌及佩吉特病(又称湿疹样癌)。
(2)非浸润性癌:分为导管内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两者均来自终末导管一小叶单元上皮细胞前者癌细胞位于和导管相似的扩张的小叶。不见小叶结构后者癌细胞充满轻度扩张的小叶腺泡,小叶结构尚存。两者均局限于基底膜以内,未向问质或淋巴管、血管浸润导管内原位癌根据组织学改变分为粉刺癌和非粉刺型导管内原位癌。
2.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
A.体温大于38℃
B.新发呼吸道症状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痰
C.肺实变体征
D.白细胞大于10×/L或小于4×/L
ABCD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临床诊断依据是: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④WBC10×/L或小于4×/L。
3.肺功能示FEV1和最大通气量均降低,最常见于( )。
A.肺间质纤维化
B.自发性气胸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E.先天性肺囊肿
C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
4.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常见的血气分析改变是( )。
A.pH值上升,PaO2下降,PaCO2降低
B.pH值上升,PaO2下降,PaCO2上升
C.pH值下降,PaO2下降,PaCO2降低
D.pH值下降,PaO2下降,PaCO2上升
E.pH值正常,PaO2下降,PaCO2上升
A
哮喘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且通气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值失衡,可致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02)增大;严重发作时可有缺氧,PaO2降低,由于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pH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毒。若重症哮喘,病情进一步发展,气道阻塞严重,可有缺氧及CO2滞留,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若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5.支持肺栓塞诊断的是( )。
A.长期卧床的病史
B.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提示匹配区域的放射性减低
C.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
D.胸痛伴高热和咳痰
ABC
肺栓塞诊断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常见于创伤/骨折、外科手术后、脑卒中、肾病综合征、中心静脉插管、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吸烟、妊娠/产褥期、血液黏滞度增高、血小板异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肿瘤静脉内化疗、因各种原因的制动/长期卧床、长途航空或乘车旅行、口服避孕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植入人工假体和高龄等。其中年龄可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DVT和PTE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血浆:D-二聚体(Ddime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性PTE时升高。若其含量低于μg/L,可基本除外急性PTE。确诊:在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强烈提示PTE的情况下,行确诊检查。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典型征象是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
6.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为常见的致病菌是( )。
A.肺炎链球菌
B.结核菌
C.念珠菌
D.肺炎克雷伯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
在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中,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产β内酰胺酶(可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细菌明显增多。在革兰阳性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细菌亦明显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仍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所引起的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半数。
7.(共用备选答案)
A.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B.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D.胸膜淋巴回流障碍
E.损伤性胸腔积液
1.结核性胸膜炎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机制是( )。
2.心衰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机制是( )。
1.B
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肿瘤(癌肿转移、间皮瘤)、肺梗塞、膈下炎症(膈下脓肿、急性胰腺炎、阿米巴肝脓肿)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2.A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8.(共用备选答案)
A.血PaO2下降
B.血PaCO2上升
C.血pH值下降
D.血乳酸水平升高
E.血钾降低
1.肺泡通气量不足较为特异的指标是( )。
2.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较为显著的特点是( )。
1.B
2.A
肺泡通气量不足时,血PaO2下降,血PaCO2上升,但PaCO2是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中晚期均可见低氧血症,但气道阻力改变不大,常因呼吸频率加快及过度通气而出现低碳酸血症。
9.绒癌的组织学特点是( )。
A.由合体滋养细胞构成
B.无绒毛结构
C.血管间质丰富
D.出血、坏死明显
BD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源自妊娠绒毛滋养层上皮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少数可发生于性腺或其他组织的多潜能细胞。由于明显出血坏死,癌结节质软,暗红或紫蓝色。镜下瘤组织由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两种瘤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两种细胞混合排列成巢状或条索状,偶见个别癌巢主要由一种细胞组成。肿瘤自身无间质血管,依靠侵袭宿主血管获取营养,故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出血坏死,有时癌细胞大多坏死,仅在边缘部查见少数残存的癌细胞。癌细胞不形成绒毛和水泡状结构,这一点和侵蚀性葡萄胎明显不同。绒毛膜癌侵袭破坏血管能力很强,除在局部破坏蔓延外,极易经血道转移,以肺(90%以上)最常见,其次为脑、胃肠道、肝和阴道壁等。
10.符合结核性胸膜炎特征的是( )。
A.老年患者表现为钙化病灶的消失
B.伴有粟粒型肺结核
C.伴有广泛的空洞性病变
D.多见于青年和儿童,常发生在初发结核感染后不久
E.以前接种过卡介苗的患者
D
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征是多见于儿童、青少年,近年来成人、老年人发病也不罕见。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直达测试西医QQ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