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心治疗的研究背景

心力衰竭(HF)是指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致死率高的特点。

据《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高达2.9亿,其中心力衰竭患者超过万,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

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及长期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而焦虑抑郁又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产生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焦虑、抑郁、惊恐等心理障碍,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导致病情恶化,两者的共病问题已成为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流行病学

CHF抑郁障碍发病率:1/3的患者。

抑郁障碍是CHF的独立危险因素,CHF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均增高,预后不良。

男女之比:36%vs.48%。

CHF焦虑障碍发病率:18.4%。?例男性惊恐障碍的住院病人随访35年,发现其CHF死亡率是对照组的2倍。

2

“双心”关系

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高,作为心理精神障碍患者初诊的主要科室,对于焦虑、抑郁的识别及治疗刻不容缓。

年来自5个城市共1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心内科门诊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患病率调查

总样本量人。

年1~2月医院的心血管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在例病人中,焦虑发生率为2.5%,抑郁发生率为7.1%,在心血管科最常见的冠心病和高血压人群中,抑郁发生率分别为9.2%和4.9%,焦虑发生率分别为45.8%和47.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在年4月至年2月期间进行了一项名为《中国城市非精神科病人抑郁、焦虑及抑郁合并焦虑症状患病率研究》表明,心血管病人伴发抑郁/焦虑率高,分别为2.8%和70.9%,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心血管医生对抑郁/焦虑患者诊断率低,分别为3.7%和2.4%。对抑郁/焦虑患者治疗率更低,均为2.4%

心力衰竭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发病率更高!

一项来自国外的统计调查显示:心力衰竭患者中抑郁患病率高达24-42%!

CHF与抑郁、焦虑关系和鉴别要点

因果关系:抑郁、焦虑症状将随着CHF的发作而发生,缓解而消失,二者呈平行波动,有些随医生的处置方法的改变而改变。

反应关系:如担心疾病的发展、经济问题、给家人增加麻烦等,只要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抑郁、焦虑症状就消失。

诱发关系:通常是先有CHF发生,然后再有抑郁、焦虑症状,并逐渐出现抑郁症、焦虑症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符合诊断标准。而且,如果未作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即使前者得以缓解,后者仍可存在。

伴发关系:虽然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同时看到抑郁、焦虑的症状,但彼此之间在时间、因果等方面往往找不到相应的关系,2种疾病按照自身的规律发生、发展。

药物:有一些药物的副反应会出现抑郁、焦虑。

焦虑抑郁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一项来自美国年的最新研究:总共纳入例NYHA心功能分级≥2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使用SDS、STAI量表进行焦虑、抑郁评分,根据分值不同,分为抑郁、焦虑、抑郁合并焦虑以及无焦虑抑郁障碍4组,每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平均随访41月,结果为:

结论:与不伴有焦虑抑郁的心力衰竭患者相比较,合并有焦虑和(或)抑郁障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焦虑、抑郁是预测心力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焦虑、抑郁对于心力衰竭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一项最新研究:

该文对年1月以前所有相关文献汇总后进行了meta分析,总共纳入文献26篇,总共样本量:焦虑人,抑郁人。结果显示:抑郁会增加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HR=1.57;95%CI1.30–1.89,P<0.)

抑郁对于心力衰竭1年内的再入院率的影响

一项国外研究:

该研究纳入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力健康诊断访谈表筛选出有抑郁障碍的患者例,并根据《心理障碍与统计手册》(DSM-IV)对其抑郁程度进行量化分组,其中轻度抑郁人,重度抑郁人,为期随访1年,统计1年内的再入院率。

结果显示:

伴有抑郁障碍的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明显高于不伴抑郁的心衰患者。

抑郁程度越重再入院率越高,重度抑郁患者与不伴抑郁患者的风险比HR:1.51(95%CI:1.15-1.97,P=0.),轻度抑郁与伴抑郁患者的风险比HR:1.36(95%CI:0.98-1.88,P=0.06).

结论:抑郁是心衰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程度有关!

综合国内外大小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抑郁和焦虑可能是心力衰竭的直接后果;2.抑郁和焦虑可导致心力衰竭症状的加重;3.抑郁和焦虑影响心力衰竭的预后;4.抑郁和焦虑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5.抑郁和焦虑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焦虑抑郁与心力衰竭相互影响的机制:

3

双心医学的提出

双心医学(Psycho-cardiology),又称心理心脏病学,是研究和处理心理心脏疾病与情绪、社会环境和行为相关的科学。“双心医学”在强调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同时,







































治疗白癜风哪家效果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ys/54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