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后期均可导致肾功能减退,有毒物质在体内堆积,出现全身各系统的中毒症状,称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血液净化疗法已成为当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它能使患者维持生命,缓解症状,使劳动力有所恢复。但是它只是一种替代性疗法,还有赖于肾移植和对原发病的治疗。

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的原理,将病人的血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两侧流过,分子运动通过半透膜达到膜两侧的动态平衡,从而使病人血中的有害物质被清除,人体所需的物质从透析液中得到补充。所以透析能部分地替代肾功能,延长肾衰患者的生命。    

血透径路的建立与保护

血液透析前必须具备良好的血透径路,才能有效地把血液中有害物质清除、透析液中有用物质进入血液、净化后的血液再回到体内。一般的血管通路分为三种:(1)临时性血透导管,(2)长期性血透导管(3)动静脉内瘘。   

①血透导管的自我护理:躺着或睡眠时避免压迫插管;禁止留置导管沾染不洁水,勤换敷料防止感染;有鼻腔或口腔感染的要尽快控制;防止尖锐物刺破或损伤导管;防止插管缝线脱落、导管脱出出血。若万一脱落也不必紧张,应立即用无菌纱布局部压迫止血即可,医院就诊。   

②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最好术后4个月使用,一般不少于4周,待内瘘静脉动脉化后再使用,在内瘘成熟前应注意相关肢体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防止内瘘侧肢体过度用力或被压迫、碰撞;内瘘侧肢体衣物不应过紧;穿刺后24小时内不宜热敷;注意穿刺针孔洁净,防止局部感染。

  

透析的频度和时间

透析频度和时间要根据病人的残余肾功能和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无尿者每周血透三次,根据蛋白质入量为1克/公斤体重/天的情况下一般为每周2-3次透析,每次4-5小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区别,如:每个病人心功能状况不同所耐受的透析血流量不同;每个病人每天摄入的蛋白量不同,尿素生成率及代谢率亦不同,例如一个80公斤的成年男性与一个50公斤的女性或一个70公斤体重的老年人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情况要达到充分透析所需要的时间及频度都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具体分析来决定治疗方案。充分透析后,患者应该感觉是舒服的,食欲佳、精神好、心功能稳定、体力有所恢复,并能从事轻微活动,有生活工作能力等。   

透析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很多并发症常与患者本身的因素有关,如:高龄、心功能差、原有冠状动脉病变、尿毒症本身就并发有严重的贫血,出血倾向或者潜在的感染灶,例如在老年人或体弱的女性及小孩就容易出现血压下降、头晕、心血管系统症状。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失衡综合症:因为病人透析前血中肌酐、尿素氮含量高,透析中下降速度过快,酸中毒纠正过速,使血液与脑脊液之间出现渗透压及酸碱度不平衡、导致脑水肿,颅压增高所致,即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抽筋,严重的可出现意识障碍,有的也可有心律失常,但停止透析24小时内即可缓解或透析中适当输些生理盐水,高渗糖即能缓解。对尿素氮水平较高的病人可采取多次短时透析(每次2-3小时)隔日或每日透一次,并适当减少负压及血流速。   

2.心血管系统症状:

1)血压下降伴头晕、头痛:有的低血压出现在开始透析时,有的出现在透析中,有的出现在透析快结束时,多由于体弱或循环功能不稳定,或透析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或本身容量不足等等,一般补充容量即可缓解。

2)高血压:多因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水盐控制不严格、体重明显增加,若容量过多所致可增加超滤即可减轻,其他原因引起的可配合降压药物治疗。

3)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多见,有的还可发生房颤,无症状的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感觉有头晕、心悸,甚至有心前区疼者,可通过吸氧或药物控制能缓解,高龄心功能不好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长期血透的慢性合并症   

(1)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压;尿毒症性心肌病变、心包炎、心包积液等;(2)神经系统病变;(3)肾性骨营养不良;(4)营养不良:特别是老年患者易出现;(5)贫血;(6)淀粉样变;(7)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等。

如需咨询,请拨打-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ys/52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