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胃的结构及功能牛的胃为多室胃,依次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3个胃的黏膜衬以复层扁平上皮,黏膜内不含腺体,主要起贮存食物和分解粗纤维的作用,常称为前胃。皱胃黏膜内分布有消化腺,能分泌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所以也称为真胃。从左至右,分别是瘤胃(毛肚)、网胃(金钱肚、葫芦)、瓣胃(百叶、散丹)和皱胃(蘑菇、蘑菇头),大家请注意食道的位置,在瘤胃、网胃之间。1瘤胃成年牛的瘤胃最大,占胃总容积的80%,几乎占据整个腹腔左侧,其后腹侧部越过正中平面而突入腹腔右侧。瘤胃前端至膈,后端达盆腔前口。左侧面为壁面,与脾、膈及腹壁相接触;右侧面为脏面,与瓣胃、皱胃、肠、肝及胰相接触。瘤胃的前端以瘤网口与网胃相通。在食材中被称为牛肚,草肚。瘤胃的功能有:1、暂时贮存饲料:牛采食时把大量饲料贮存在瘤胃内,休息时将大的饲料颗粒反刍入口腔内,慢慢嚼碎,嚼碎后的饲料迅速通过瘤胃,为再吃饲料提供空间。2、微生物发酵:饲料不断进入和流出瘤胃,唾液也很稳定地进入瘤胃,调控酸碱度。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原虫根据饲料类型进行不同的发酵,发酵终产物被牛经瘤胃壁吸收利用。瘤胃微生物可以消化粗纤维,分解糖、淀粉和蛋白质;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2网胃牛网胃的容积约占胃总容积的5%,是4个胃中最小的。位于季肋部的正中矢面上,约与第6~8肋骨相对。网胃与心包之间仅以膈相隔,当牛吞食尖锐物体停留在网胃中时,常可穿通胃壁引起创伤性网胃炎;严重时还可穿过膈而刺破心包,引起创伤性心包炎。网胃的主要功能如同筛子,随着饲料吃进去的重物,如钉子和铁丝,都存在其中,因此,美国的牛仔都称网胃为“硬胃”。在食材中被称为金钱肚、蜂巢肚、蜂窝肚。网胃黏膜呈黑褐色,表面形成许多高低不等的网格状皱褶,形似蜂房。瘤胃和网胃之间的网胃沟黏膜较为平滑,有纵行的皱褶。在网胃壁上的网胃沟,又称食管沟。网胃沟起于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向下伸延至网瓣胃口,与瓣胃相接。犊牛的网胃沟发达,机能完善,当吸吮时,可反射性地闭合两唇形成管状,乳汁从贲门经网胃沟和瓣胃沟直达皱胃。成年牛的网胃沟闭合不全。3瓣胃牛的瓣胃占胃总容积的7%~8%,位于右季肋部,约与第7~11(12)肋间隙下半部相对,羊的瓣胃在四个胃中最小位于第8~10肋骨的下半部。瓣胃黏膜形成百余片大小、横切面很像一叠“百叶”,故又称为百叶胃。在食材中被称作百叶。对瓣胃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饲料内的水分和挤压磨碎饲料。4皱胃皱胃也叫真胃、蘑菇头,约占胃部总容积的7%~8%,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约与第8~12肋骨相对。皱胃黏膜平滑而柔软,黏膜内有腺体。在食材中被称作散旦、真胃、蘑菇。其功能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分泌消化液,使食糜变湿。真胃的消化液内含有酶,能消化部分蛋白质,基本上不消化脂肪、纤维素或淀粉。饲料离开真胃时呈水状,然后到达小肠,进一步消化。未消化的物质经大肠排出体外。反刍过程由瘤胃直接逆呕上行至口,也可以从瘤胃陆续进入网胃,再由网胃返回口中。经口腔中颊齿的细致咀嚼后再次咽回瘤胃,这一反刍和咀嚼过程可以再次重复进行,直至彻底嚼碎后,食物再从瘤胃经网胃而入瓣胃。瓣胃近球形,内壁有许多平行的叶片(故俗称百叶)。瓣胃的叶片提供广大的面积,食糜在叶片间受到压挤,使成更细碎的食糜,同时,瓣胃也吸收一部分水和低级脂肪酸。皱胃是唯一分泌消化液的部分,相当于其它兽类的胃本体,胃腺的分泌物中含有胃蛋白酶和盐酸。一般饲喂后经0.5~1小时开始出现反刍,每一次反刍的持续时间平均为40~50分钟,每个返回口腔的食团平均再咀嚼40—70次,然后间歇一段时间再开始第二次反刍。这样,一昼夜约进行6~8次反刍,而犊牛的次数则更多。牛每天反刍的时间累计起来约有6~8小时。“牛羊天地”精品文章推荐回复“查阅”,查看本平台精品文章栏目回复“牛”,查看年牛业市场回顾回复“羊”,查看年羊业市场回顾回复“牛”,查看年牛业市场分析回复“羊”,查看年羊业市场分析回复“进口牛肉”,查看进口牛肉区别与分析新媒体新视野新服务关于我们牛羊天地(网址
一线报道母子血型不合刚出生宝宝发生早春大棚西瓜培育技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vosw.com//mjccwh/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