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治疗 >> 2017年护考基础护理学必考点17
一、输液速度的计算
二、调节输液速度的原则
1.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进行调节,一般来说,成人为40~60滴/分,儿童为20~40滴/分。
2.对年老、体弱、婴幼儿、有心肺痰患的患者输入速度应慢;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的患者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
3.一般溶液输入速度可稍快;而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输入速度宜慢。
三、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
1.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应拔针并更换针头,另选静脉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表现为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3.针头阻塞,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可确定针头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由输液瓶位置过低、患者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以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或放低患者肢体。
5.静脉痉挛,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6.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四、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患者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严重患者寒战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2)原因: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
(3)护理措施:①预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②反应轻的患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严重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液。③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④对症处理: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⑤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以便进行检测,查找原因。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1)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2)原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3)护理措施:①预防: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对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年老体弱的患者和婴幼儿更应慎重。②发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③协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④给予高流量吸氧,使肺泡内压力增高,从而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可将湿化瓶内放入20%~30%乙醇,再进行氧气吸入,因为乙醇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以此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⑤遵医嘱给予扩血管药、平喘药、强心剂、利尿剂等。⑥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⑦做好心理护理:支持安慰患者,以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3.静脉炎
(1)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原因: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留置管。
(3)护理措施: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感染;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输液前应充分稀释,并减慢输液速度,防止药物溢出静脉外;静脉使用应有计划,经常更换输液部位。②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可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③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④超短波理疗。⑤如同时合并感染,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
(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患者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2)原因:由于输液前管内空气未排尽,输液导管连接不紧密或有裂隙;连续输液过程中,未及时添加药液或添加后未及时排尽空气。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3)护理措施:①预防: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并将输液管内的空气排尽;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以便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发现药液输完及时拔针。②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立即使患者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因为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腔内压力,而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使气泡向上飘移至右心室尖部,以避开肺动脉入口。③给予高流量氧气吸人。④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欢迎添加晓敏老师白癫疯能治好吗白癜风的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by/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