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概要

刘某,男,68岁,教师,患者自年起受凉后渐起咳嗽、咳脓痰,经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后好转。每年发作1---2次,多在冬春季,工作和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年后咳嗽、咳痰加重,晨起加剧,咳白色泡沫痰,活动后如爬楼梯、快步走等感心悸、气促,休息后可缓解,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此后经常服用止咳、祛痰药物。年后发作频率增加,年9月受凉后咳嗽加重、咳黄色脓性痰伴发热,体温38℃左右,伴明.显气促、心悸和双下肢浮肿,医院住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经先锋霉素、氨茶碱、氢氯曝嗦、氨苯蝶咤等药物治疗,心悸、气促好转,浮肿消退后出院,在家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有时静卧亦感气促。此次年11月18日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咯黄色脓性痰,痰量增至每天ml左右,难咳出,心悸、气促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无发热、盗汗、胸痛及咯血。既往幼年曾患“麻疹”,有30年吸烟史,每口20支左右。无饮酒嗜好。

2.病史分析

(1)在病史采集中,重点强调咳嗽性质、发生时间,有无咳痰、痰量、痰液颜色、气味和性状,有无呼吸困难、心悸、浮肿及上述症状的演变过程。通过对病史仔细了解,大致可以确定肺心病、冠心病、风心病或扩心病可能。

(2)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于这几项疾病的鉴别。单纯从症状而言,具体鉴别点如下:冠心病多有典型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闷痛的病史;风湿性心脏病多见于青少年,有风湿活动史;扩张性心肌病多.见于中青年,起病缓慢,有气促,浮肿、肝肿大等表现。对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渐起活动后气促及浮肿等心肺功能不全表现者,提示COPD并肺心病可能。

(3)本病例的病史特点为:①老年男性,有吸烟史,受凉后或天气变化时发病;②反复咳嗽、咳痰21年,症状逐渐加重,发作频繁;③渐起活动后气促12年,从休息后可缓解到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④反复下肢浮肿3年。

3.主诉反复咳嗽、咳痰21年,活动后气促1年,加重伴反复下肢浮肿3年。

结果

T36.80度,P次/分,R32次/分,Bp/60mmHg,SPO%.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重病容,神志清楚,半坐卧位。巩膜及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静脉充盈,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两侧呼吸运动对称,触觉语颤减弱,无胸膜摩擦感,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双肺下野可闻及细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剑突下可见心尖搏动,.未触及震颤,心界叩不出,心音遥远。心率次/分,律齐,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III/VI期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肝肋缘下2Cm,剑突下3cm,质中,边缘钝,触痛不明显,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移动性浊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2.体检分析

(1)此病例的查体特点为:①心动过速和呼吸急促;②肺气肿体征: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两侧呼吸运动对称,触觉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双肺下野可闻及细湿哆音提示有慢性支气管炎;③右心室肥大和右心衰竭表现:颈静脉充盈,剑突下可见心尖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III/VI期收缩期杂音,肝肋缘下2cm,剑突下3Cm,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2)本患者阳性体征为肺气肿、右心室肥大和右心衰竭表现,提示肺心病的可能。

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IIB级,急性发作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

2.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反复咳嗽、咳痰25年,活动后气促12年,反复下肢浮肿3年。曾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有35年吸烟史。

(2)体检有心动过速和呼吸急促,颈静脉怒张,肺气肿体征,双肺下野可闻及细湿哆音。心脏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T期收缩期杂音。肝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和双下肢浮肿。

(3)肺功能检查诊断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阻力增高,血气分析示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

(4)心电图表现为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及肢导联低电压。

(5)胸部X线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月市气肿和右心室增大。

(6)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和右心房增大。

3.鉴别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与冠心病均多见于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可发生全心衰竭,亦出现肝肿大、下肢水肿及发给,这些与肺心病相似。但冠心病多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史更有助于鉴别,体格检查有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部X线示心左缘向左下扩大,心电图检查显示缺.血型S-T,T波改变,如ST段明显压低或下垂型,T波深倒或异常Q波。合并高血压时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鉴.别较困难,应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有关心、肺功能检查加以鉴别。

(2)风湿性心瓣膜病:慢性肺心病时,右心室肥大,心脏呈顺钟向转位,三尖瓣左移,可出现只尖瓣相对狭窄相对性关闭不全引起的舒张中期杂音和(或)收缩期杂音,与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疾患的杂音较难鉴别。但风湿性心脏病多见于青少年,有风湿活动史,x线表现为左心房扩大为主,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助于鉴别。

(3)扩张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起病缓慢,有气促、浮肿、肝肿大等表现,易误诊为肺心病,但以下特点有助于鉴别:多见于中青年,超声心动图为左、右心同时扩大,以左心室为著;血气分析仅有轻度低氧血症,多无二氧化碳储留;胸部X线可有肺淤血的表现,而无COPD和肺动脉高压特征;无COPD肺功能改变。

(4)先天性心脏病:左心房或室间隔缺损,因有左向右分流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增大,类似肺心病,但患者无COPD病史,血气分析无二氧化碳储留,肺功能基本正常可鉴别,超声心动图可确诊。

1,治疗原则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治疗原发病,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心力衰竭。

2,治疗方案

(1)控制感染:可选用青霉素iso万一60}万U!d,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般需观察2~3天,如疗效不明显可考虑改用其他种类抗菌药物,如头饱唾吩、头袍竣ups.头}}pr}ne-}}...:}静脉滴注。最好根据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没有培养结果前,根据感染的来源.及痰涂片革兰染色选用抗生素。院外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占多数;院内感染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或选用二者兼顾的抗生素。选F9l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的继发真菌感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chronicpulmonnryheartdiease),是指由肺、

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北方地区多见,根据国内近年的统计,月市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1%~0.47%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91.2%以上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随职业的不同患病率依次为工人、农民及一般城市居民,患病率最高可达15.7%~49.8%。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引起肺心病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的疾病,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约占85%),其次为严重的肺结核、尘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肺心病的病程长,临床表现和体征出现缓慢。肺、心功能代偿期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疚、喘息,并逐渐出现心悸、活动后气促、发纷等缺氧现象。体格检查有肺气肿体征,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剑突下有明显心脏搏动。病程进展至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有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伴心悸、气促,发纷明显,体检示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前区可闻奔马律或有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收缩期杂音,肝肿大、双下肢水肿等。并发症最常见为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其他有上消化道出血和休克,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及肺性脑病,少见的有自发性气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by/79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