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治疗 >> 科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斑)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中居首位。
脑膜炎奈瑟菌属革兰阴性菌,人是唯一的天然宿主。根据表面抗原可分为A、B、C、X、Y、Z、E、W、H、I、K、L12个血清群,其中A、B、C群脑膜炎奈瑟菌最常见,占90%以上。流脑不同血清群荚膜多糖抗原为特异性抗原,产生各自特异性杀菌抗体,没有交叉保护性。非特异性抗体的保护性是不确定的。脑膜炎奈瑟菌对外界抵抗力弱,对消毒剂敏感。不耐热,高温及干燥环境易死亡。
传染源:带菌者和患病者是流脑的传染源。流脑潜伏期为1~10天,一般为2~3天。患者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均有传染性,多不超过发病后10天。
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性较高。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高,易感人群感染后60%~70%为无症状带菌者,仅1%出现典型临床表现。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隐性感染获得的抗体水平较低且不持久,仅能免于发病,不能防止再次感染。发病获得的免疫较稳固,第二次患病罕见。
流行特征:流脑疫情以散发为主,部分地区有聚集性病例发生。历史上我国流脑病例以A群脑膜炎奈瑟菌为主,近年来流脑病例中C群、B群脑膜炎奈瑟菌检出呈增多趋势,部分地区C群脑膜炎奈瑟菌已成为流行优势菌群,少数地区检出W群、X群脑膜炎奈瑟菌。
流脑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发,3~4月为发病高峰期。儿童为主要高发人群。呈世界性分布,发达国家年平均发病率为1~5/10万,流行时增高。发展中国家以非洲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为70/10万左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5次全国性的流脑流行,每隔8~10年流行1次,年,发病率曾高达/10万,发病数万以上,死亡数超过16万。自实施普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我国流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世纪90年代,流脑发病率维持在1/10万以下。年以后,流脑报告发病率下降到0.2/10万以下,至今一直维持较低水平。
人类上呼吸道是脑膜炎奈瑟菌唯一的自然生存环境,主要是鼻咽部粘膜表面环境。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下降,细菌通过菌毛黏附于鼻咽部无纤毛上皮细胞表面,在黏附因子(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作用下进入鼻咽部无纤毛上皮细胞,到达黏膜下层,菌体毒素使组织细胞溶解,继而黏膜下细菌进入毛细血管和小动脉,侵入血循环,形成短暂菌血症。临床上,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症状,如皮肤出血点。仅少数患者因缺乏特异性抗体,细菌通过荚膜多糖的抗吞噬作用避免被宿主清除,而发展为败血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大量繁殖,释放内毒素作用于炎性细胞使其释放细胞因子、前列腺素和自由基等炎症介质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炎症并加速血小板沉积,形成微循环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者致感染性休克及酸中毒,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脑膜炎奈瑟菌随血液循环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炎。细菌黏附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然后进入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中释放毒素,毒素使细胞产生炎症介质,激活白细胞黏附受体,促使白细胞与血管壁黏附,释放蛋白溶解酶,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白细胞及血浆蛋白渗入脑脊液中,引起脑膜炎症反应。严重脑水肿时,脑组织突出形成脑疝,出现昏迷加深、瞳孔变化及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皮肤出现瘀点(斑)等。
本病可出现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等并发症。可出现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神经损害而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耳聋及失明等,也可出现肢体瘫痪、癫痫和精神障碍等后遗症,主要由脑及周围组织粘连所致;因缺血、坏死可引起皮肤、肢体及指趾的永久性损伤。
根据流行季节,发病或流行地区,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斑)及脑膜刺激征等,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细菌学检测阳性或血清特异抗体四倍以上增高可确诊流脑病例。
应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球菌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确诊需要细菌学证实。与乙脑鉴别,除严格的季节性差异,乙脑以脑实质损伤为主,脑脊液呈浆液性改变,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作诊断。败血症休克型须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进行鉴别,后者发病无季节性,有原发病灶,确诊医疗病原学证实。
病人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就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随访观察。用药选择青霉素、头泡菌素、氯霉素等,可根据来自病人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预防流脑的主要手段是接种抗相应菌群的脑膜炎球菌疫苗。目前我国可选的有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和ACYW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将脑膜炎球菌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均免费接种。接种含相应菌群成分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只能预防相应菌群的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如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只能预防A群流脑。
对密切接触者及早选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性服药,连服3天。
其他措施包括疫点消毒处理和个人防护,做好托幼机构、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或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保证空气流通等。
来源:中国疫苗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