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治疗 >> 一个病例的启示如何保留肾衰患者残余肾功能
薛松江医院肾内科
//残余肾功能(RRF)是指肾组织受损后尚健存肾组织的滤过功能和内分泌功能,RRF是一个预后相关指标,保护RRF与腹膜透析患者更长的生存期、更少的合并症和更好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保护RRF是ESRD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之一。保护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下面我们从一个病例学习如何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
//基本信息姓名:张某某
性别:女性
年龄:47岁
职业:农民
出生地:江西九江瑞昌市
入院时间:年11月6日
主诉:维持腹膜透析半年,下肢浮肿伴胸闷半月。
现病史:患者于年4月份,医院检查发现血肌酐umol/L、血尿素氮24.18mmol/L,后转至我院住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贫血、肾性骨病、肾性高血压”,年4月28日行腹膜透析置管术,10天后开始行腹膜透析治疗,此后患者坚持腹透CAPD治疗,平时24小时超滤量ml左右,尿量ml左右,平素予硝苯地平控释片、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琥珀酸亚铁、叶酸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半月前,患者逐渐现出现下肢浮肿,24小时透析超滤量-ml左右,透析液清澈,患者未重视,浮肿逐渐加重,伴胸闷,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故来我院住院,门诊拟“慢性肾脏病5期、腹膜透析”收入住院。入院症见:下肢及颜面浮肿,胸闷,活动后尤甚,伴腰酸、乏力,稍感腹胀,无腹痛,时咳嗽,少许白痰,无发热,无腹泻,无恶心、呕吐,食纳睡眠欠佳,大便色黄质软1-2次/天,小便约ml/天,透析进出通畅,透析液清澈。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曾于年4月28日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无重大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成长于原籍,长居九江市,否认疫区、疫地、疫情、疫水接触史,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否认毒物、化学性物质及反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无其他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子,配偶及儿子均体健。
家族史:家人均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中医检查诊断中医检查:中医望、闻、切诊:精神一般,形体正常,两目少神,目珠不黄,眼睑微肿,气息平稳,喜静少动,语声正常,声音连续,无呃逆、嗳气、太息,身体无异味,无咳嗽、咳痰,颈项活动自如,腹部隆起,按之无疼痛,下肢不肿,手足欠温,舌质淡胖,苔白厚腻,脉滑。
体格检查:T36.3℃P72次/分R18次/分BP/94mmHg
神志清楚,慢性病容,贫血外貌。全身皮肤及黏膜未见黄染,无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无畸形,两侧对称,胸壁无静脉曲张,呼吸运动两侧一致,语颤未触及增强或减弱,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触诊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不扩大,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膨隆,腹肌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
专科情况:双输尿管行程无压痛,双侧肋脊点无压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浮肿。腹部可见腹透导管,透析液进出通畅,透出液清澈,透析管隧道口处皮肤干燥。
辨病依据:张某某,女,47岁。因维持腹膜透析半年,下肢浮肿伴胸闷半月入院。入院症见:下肢及颜面浮肿,胸闷,活动后尤甚,伴腰酸、乏力,稍感腹胀,无腹痛,时咳嗽,少许白痰,无发热,无腹泻,无恶心、呕吐,食纳睡眠欠佳,大便色黄质软1-2次/天。舌质淡胖,苔白厚腻,脉滑。患者现已行腹膜透析治疗,四诊合参。
辨病为中医:1.慢性肾衰病脾肾阳虚证湿浊内蕴证2.水肿病。
辨证依据:患者既往饮食起居不慎,故至损伤脾肾,病程日久,脾肾亏损,湿浊、毒邪、瘀血的病理产物蓄积于体内,发为“慢性肾衰”,脾虚日久不能制水,肾虚不能主水,导致水液布散失常,溢于肌表,发为水肿,病位在脾肾,病机为脾肾阳虚证,其中舌质淡为脾虚,苔白厚腻、脉滑提示水湿之邪内盛,舌脉与主证相符。
中医鉴别诊断:与急性肾衰相鉴别,急性肾衰起病急、病程短,多见于外感热病,厥证,虫蛇咬伤等之后出现突发少尿或无尿,一般不伴有虚损表现,本病患者病程长,已行腹膜透析治疗,病史上可鉴别。
西医检查诊断1.张某某,女,47岁。因维持腹膜透析半年,下肢浮肿伴胸闷半月入院;
2.入院症见:下肢及颜面浮肿,胸闷,活动后尤甚,伴腰酸、乏力,稍感腹胀,无腹痛,时咳嗽,少许白痰,无发热,无腹泻,无恶心、呕吐,食纳睡眠欠佳,大便色黄质软1-2次/天,小便约ml/天,透析进出通畅,透析液清澈。
3.既往体健。
4.入院查体:T36.3℃P72次/分R18次/分BP/94mmHg
慢性病容,贫血外貌,眼睑微肿,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全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莫非氏征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不肿。腹部可见腹透导管,透析液进出通畅,透出液清澈。透析管隧道口处皮肤干燥。
5.入院后辅助检查
心电图:正常
图1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粗乱。
图2腹部立位片示:腹部未见明显骨、关节病变,腹膜透析管末端位于盆腔,位置良好。
图3心脏彩超提示:中量心包积液。
血常规:红细胞[RBC]:2.12*10^12/L;红细胞压积[HCT]:23.00%;血红蛋白[HGB]:63g/L;血小板[PLT]:*10^9/L;白细胞[WBC]:5.25*10^9/L;C反应蛋白[CRP]:1.3mg/L。
生化全套:总蛋白[TP]:31.0g/L;白蛋白[ALB]:19.8g/L;谷丙转氨酶[ALT]:24U/L;谷草转氨酶[AST]:38U/L;总胆固醇[CHOL]:5.33mmol/L;甘油三脂[TG]:1.63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3.41mmol/L;尿素[UREA]:11.1mmol/L;肌酐[CREA]:umol/L;尿酸[UA]:umol/L;血β2微球蛋白[β2-M2]:20.1mg/L;钙[CA]:2.04mmol/L;磷[P]:1.00mmol/L。
甲状旁腺素[PTH]:.30pg/ml。
尿常规示:尿蛋白3+。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2g。
入院后完善腹膜平衡试验提示为:高平均转运;KT/V=2.5。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急、病程短,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心衰,休克,大量丢失体液,药食物中毒等之后出现血肌酐突然升高伴少尿或无尿,B超检查肾脏体积无缩小,与本病不符,不难鉴别。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1.肾衰病脾肾阳虚证2.水肿病
西医诊断:1.慢性肾脏病5期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
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饮食,蛋白摄入量在1.2g/kg·天,控制液体进出平衡;
2.予2.5%低钙腹膜透析液行CAPD治疗,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控制血压,琥珀酸亚铁、叶酸口服补充造血原料,予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u皮下注射1次/周刺激造血,予托拉塞米利尿;
3.予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予百令胶囊4粒口服3次/日保护残余肾功能、降尿蛋白治疗。
临床疗效评价患者经上述治疗1周后浮肿逐渐消退,胸闷等组织缓解,复查血浆白蛋白29g/L,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消失。后改用1.5%低钙腹膜透析液行CAPD治疗,平素透析超滤量约ml/天,治疗2周后患者复查血浆白蛋白35g/L,尿蛋白1+,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g。出院后患者坚持服用百令胶囊治疗,3个月后随访,复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6g,血浆白蛋白38g/L,平素透析超滤量约-ml/天,尿量-ml/天。
讨论总结患者入院后辅助检查提示白蛋白水平低,提示营养状态差,下肢浮肿明显,故要求患者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饮食,蛋白摄入量在1.2g/kg·天(透析患者会出现蛋白质丢失的情况,因此每天要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控制液体进出平衡;患者白蛋白水平低,腹透处于负超状态,故予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患者入院检查尿蛋白3+,24小时尿蛋白定量3.2g,平素尿量约ml,提示患者残余肾功能尚可,每日尿蛋白漏出多,长期导致大量白蛋白从尿液中漏出,另外,患者腹透过程中也会丢失部分蛋白,二者叠加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营养状态差,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进一步导致患者腹透超滤减少,出现全身水肿、心包积液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住院过程中加用百令胶囊口服,经治疗2周后患者复查尿蛋白1+,治疗3个月后复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6g,血浆白蛋白38g/L,患者尿中漏出蛋白明显减少,血浆白蛋白水平稳定,故而超滤、尿量均增加,液体平衡得到控制,同时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营养状态改善,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残余肾功能是指终末期肾病患者所健存的残余肾单位,残余肾功能仍可承担体内部分的清除体内小分子及中大分子物质,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部分内分泌功能[1]。残余肾功能的多少对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透析治疗中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较而言,腹膜透析对于血液透析能在一定时间内能更好的维持残余肾功能,但随着腹透龄的增长残余肾功能仍会逐年下降。多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2-3],人工冬虫夏草制剂百令胶囊可以减少大鼠尿蛋白排泄,纠正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减轻硬化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延缓残余肾功能衰竭。人工冬虫夏草制剂百令胶囊可以加强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减轻肾小球硬化;还可以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降低尿蛋白排出,从而延缓残余肾功能丢失速度[4-5]。该病例提示,通过口服百令胶囊结合积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病,并通过合理控制血压、贫血及个体化的腹膜透析方案,可以有效减少蛋白尿,保护腹透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RisdonRA,SloperJC,DeWardenerHE.Relationshipbetweenrenalfunctionandhistologicalchangesfoundinrenal-biopsyapecimensfrompatientswithpersistentglomerularnephritis[J].Lancet,,2():-.
[2]马瑞霞,刘丽秋,赵秀珍,等.虫草制剂对肾小球硬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10(23):-.
[3]刘春梅,刘丽秋.冬虫夏草制剂对肾小球硬化大鼠细胞外基质成分和TIMP-I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9(6):-.
[4]程庆瑶,余力方,师锁柱,等.冬虫夏草对5/6肾切除人鼠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10(1):30.
[5]朱汉威,侯积寿,左静楠,等.冬虫夏草制剂至灵对尿毒症病人体蛋白代谢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8(2):1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