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回顾

病理性冲动传导异常包括

A、房室分离

B、干扰脱节

C、左束支分支阻滞

D、窦房阻滞

题目解析

我们知道心率失常的发生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又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很显然题目中四个选项都属于传导异常,我们所要判断的是区分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在这里,通俗地讲,如果心脏冲动的产生正常,而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所至的传导出了问题,即所谓的传导异常,此时,因为生理性因素所致的为生理性传导冲动异常,病理性因素所致,则为病理性传导冲动异常。

生理性传导冲动异常:当冲动向下传导恰逢生理不应期时可以出现漏掉一次或几次搏动的现象,表现为房室分离和传导脱节。

病理性传导冲动异常:当病理性因素例如心肌梗死等因素作用于心肌也会导致传导无法继续,而出现传导发生阻滞,也就是选项中的左束支分支阻滞和窦房阻滞。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D

考点讲解

一、心律失常总论

1、心率失常的分类:

八版教材页已经给出了心率失常的分类,但是,条理性不够强,这里我们给出总结。

2、心率失常的发生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心电活动源于窦房结,当窦房结病变即可至冲动形成异常,导致触发活动发生变化,同时,如果心肌其他病变如: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心肌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触发异位起搏点而导致异常的冲动发放。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冲动形成异常。

(2)冲动传导异常:如果直观的理解可分为三种情况:a、冲动可以下传,但是传导的电活动收到了干扰,通俗讲就是质量不高,即干扰现象等。b、因为遇到了生理不应期等生理性因素或心肌梗死等病理性因素所致的冲动无法下传,即房室传导阻滞等。C、冲动可以下传,但是传下去以后它又返回来了,此情况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情况,通常可以导致心动过速等。

二、心房颤动(AF)考得比较多的一个心律失常

1、病因

AF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心病、甲亢、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也可见于正常人,可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大量饮酒时发生;当AF发生于无心脏病变的中青年,称为孤立性房颤。

2、分类

不再分为急性和慢性,而是做了更为细致的分类:

名称/临床特点

首诊房颤:首次确诊(首次发作或首次发现)

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能自行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非自限性

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有转复愿望

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不能终止或终止后又复发,无转复愿望

3、临床表现

(1)心室率正常时可无症状;心室率次/分,可出现心绞痛和充血性心衰。

(2)体循环栓塞,来自左心房,多来自左心耳。

(3)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题眼,解题的关键)。

4、其治疗目前分为三部分:

(1)抗凝治疗:

①合并瓣膜病者需要使用法华林;

②未合并瓣膜病的患者则使用CHADS2评分系统,0分不需要治疗,1分抗凝治疗。

(2)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复律治疗成功与否与房颤持续时间长短、左心房的大小和年龄有关。

①药物转复,成功率60%左右:

②药物转复失败,应采用电转复。如果患者发作开始时已呈现急性心力衰竭或血压下降明显,应紧急施行电复律。

③房颤消融技术,二线治疗,不作为首选。

(3)控制心室率

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可使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地高辛。

无器质性心脏病→控制心室率次/分

有器质性心脏病→根据实际情况

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药物治疗无效→房室结阻断消融术+安置心室按需或双腔起搏器

心室率慢,RR间歇5s或者症状显著→考虑植入起搏器治疗

5、复律和抗凝的配合

房颤持续不超过24小时,复律前无需抗凝。

房颤持续超过24小时:

(1)复律前接受3周法华林治疗,心律转复后继续治疗3~4周;

(2)或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排除心房血拴后再行复律,复律后法华林抗凝4周。

紧急复律治疗可选用静注肝素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西综题库App。

医学生考研

「医学考研路上,你不孤单」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合作请联系app

dxy.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zz/131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