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诊断 >> 头颈部精品病例学习奇怪的信号,让你过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后一名称英国常用,法国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国也称卢伽雷氏(LouGehrig)病。我国通常将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混用。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病因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因至今不明。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遗传、重金属中毒等,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产生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原因,目前主要理论有:
1.神经毒性物质累积,谷氨酸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久而久之,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
2.自由基使神经细胞膜受损。
3.神经生长因子缺乏,使神经细胞无法持续生长、发育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轻微,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产生呼吸衰竭。
依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两型:
1.肢体起病型
症状首先是四肢肌肉进行性萎缩、无力,最后才产生呼吸衰竭。
2.延髓起病型
在四肢运动还好之时,就已经出现吞咽、讲话困难,很快就进展为呼吸衰竭。
(1)患者往往只有一只手臂或一条腿肌肉无力,以及声音性质的变化如含糊不清或言语迟缓。检查要评估咀嚼和吞咽的肌肉力量,包括口腔、舌及咽喉肌。
(2)下运动神经元(LMN)功能,如肌肉萎缩情况,肌肉力量或肌肉跳动(称为肌束震颤)。
(3)上运动神经元(UMN)功能,如腱反射亢进和肌肉痉挛(肌肉紧张和僵直的程度)
(4)情绪反应失去控制,如哭或笑的情绪变化。思维的变化如丧失判断力或失去基本的社会技能。检查者也会评估患者言语流畅性及文字识别能力。这些症状不常见,不容易引起重视。
(5)疼痛,感觉丧失或锥体外系问题(在帕金森病经常看到不同类型的肌肉强直)。
影像表现
头颅MRI水平位T2WI和FLAIR显示两侧中央前回下白质对称性T2信号增加,水平位T2WI还可见运动前区皮质信号异常;冠状位T2WI可见双侧皮质脊髓束高信号。
诊断要点:T2像和质子密度加权像(更敏感)可见皮质脊髓束高信号,尤其是从放射冠至脊髓前外侧束。我们需要注意,正常情况下,皮质脊髓束在3TMRI成像上呈高信号。通常,ALS患者中央前回的后部可见高信号。
然而,我们也可见到老年患者正常的铁沉积,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央前回皮层可见铁沉积增加。皮质脊髓束T1高信号对ALS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光谱学(NAA/Cr2.0)和弥散张量成像已被用于ALS的诊断。
鉴别诊断:原发性脊髓侧索硬化;华勒变性;代谢障碍、炎症和脱髓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