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诊断 >> 病例分享段兴亮替格瑞洛用于多支病变的
就诊日期:年2月。
主诉: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伴背板1月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劳于累及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不适感,为绞窄样闷痛,休息后缓解,每次持续约10余分钟伴有左肩背部不适感,伴有左上肢放射痛,伴有出汗,曾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拜阿司匹灵、欣康”等药物治疗,上述症状仍有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既往史:1、高血压病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达/mmHg以上,平时服用“利血平”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2、2型糖尿病病史3年余,服用“二甲双胍、消渴丸”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6-7左右;3、脑梗塞病史10余年,未遗留明显后遗症。
个人史:吸烟史30余年,5支每天,已戒烟5年余,偶有饮酒史。
家族史:无家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2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主体位,大汗,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7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0.01ng/ml;K+4.14mmol/L,AST16U/L,Scr81μmol/L,TC3.7mmol/L,TG1.05mmol/L,HDL-C1.59mmol/L,LDL-C1.61mmol/L;WBC3.71×/L,N59.3%,HBg/L,PLT×/L;pg/ml;6.2%。
入院心电图:
彩色超声诊断报告:
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劳累及情绪激动诱发,休息可缓解,持续10余分钟可缓解;心电图改变。
病症:1、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3、2型糖尿病;4、脑梗塞后遗症。
危险评估:老年男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吸烟史。
给药情况:1)阿司匹林mgqd;2)替格瑞洛mg负荷后90mgbid;3)阿托伐他汀钙20mgqn;4)美托洛尔缓释47.5mgqd;5)格列吡嗪5mgtid联合瑞格列奈2mgtid;6)低分子肝素钙4UHq12h。
第一次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入院第4天。
造影前用药:造影前给予肝素单位。
造影结果(一):前降支近段80%狭窄,中段闭塞,远端血流TIMI0级。
造影结果(二):右冠中段50%~60%狭窄,远段80%偏心性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远段向前降支发出较丰富的侧支循环。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本病例行冠脉造影发现:前降支近段80%狭窄,自中段完全闭塞,可见尚不丰富自身侧支循环,远段血流TIMI0级。回旋支多发斑块,以远段60%狭窄为著,远端血流TIMI3级;右冠中段50%~60%狭窄,远段偏心性80%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远段向前降支发出较丰富的侧支循环。治疗策略:(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1、建议首选冠脉搭桥治疗;2、患者家属不同意冠脉搭桥治疗,建议先干预前降支,择期再干预右冠。
第一次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入院第4天。
术中用药:术中追加肝素单位。
手术过程(一):送入6FEBU3.5指引导管,Pilot50导丝反复尝试,通过闭塞处至前降支远段。
手术过程(二):送入Maverick22.0×20mm球囊,以12atm×10s依次与扩张病变。
手术过程(三):选用乐普Nano3.5×29mm支架于病变远段定位后,以16atm×10s释放支架,可见支架近段残狭30%左右。
手术过程(四):近段接乐普Nano3.5×29mm支架定位后以16atm×10秒释放支架,可见支架贴壁不良。
手术过程(五):送入QuantumMaverick3.75×15mm后扩球囊,以14-20atm5×10s依次加压。
手术总结:术前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
PCI术后治疗术后用药:1)阿司匹林mgqd;2)替格瑞洛90mgbid;3)阿托伐他汀钙10mgqn;4)美托洛尔缓释47.5mgqd;5)格列吡嗪5mgtid联合瑞格列奈2mgtid。
第二次冠脉造影造影时间:第一次术后1个月。
造影结果(一):前降支支架通畅,对角支病变同前无明显变化。
造影结果(二):右冠病变较前无明显变化。
第二次手术过程手术时间:第一次术后1个月。
术中用药:术中用加肝素单位。
手术过程(一):送JR4.0指引导管至右冠口部,送入BMW导致至后降支远段,送入Maverick22.0×20mm球囊,以12atm×10s预扩张远段病变。
手术过程(二):选用海利欧斯3.0×16mm支架于病变远段定位后,以14atm×10s释放支架,可见支架贴壁不良。
手术过程(三):送入QuantumMaverick3.25×12mm后扩球囊,以18atm×10s依次加压。
手术总结:术前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
病例总结1.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当前介入治疗的难点之一。病理和影像学研究证实CTO病变大多存在前向或逆向侧支循环,使闭塞血管段远端保持一定的血液供应,但即使侧支循环建立充分,功能上也仅相当于90%狭窄血管的血供,仅能勉强维持静息状况下的心肌存活及冬眠心肌的血供,而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患者便产生心肌缺血症状如心绞痛、运动耐量降低等表现。成功开通CTO病变可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左室功能,稳定心肌的电活动,进而增强患者对未来冠脉事件的耐受力。因此有效开通CTO血管其获益是显而易见的。
2.CTO病变仍是成功率较低,技术要求和花费较高的介入手术。对于CTO病变的PCI治疗其实是术者坚持与放弃的内心斗争过程,也许再多试一次可能就成了,也许换用各种办法最终都不能成功,也可能导致夹层、冠脉破裂、心包填塞等,注定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是对术者体力、耐力极限的挑战。
医师介绍段兴亮,医院急诊部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于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等心血管急危重为重症的急诊处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择期介入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心得,现每年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余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择期介入治疗余例。
白癜风是怎么回事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