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常识 >> 考研倒计时22天丨模拟题随手练
银成医考
携手银成圆梦医考
↑↑↑
(为了鼓励你们,贺老师录了这条抖音)
1.红细胞在0.85%NacI溶液中可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大小,与红细胞的哪种生理特性有关?
A.可塑变形性B.悬浮稳定性C.红细胞叠连D.渗透脆性
2.红细胞叠连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影响?
A.血浆B.白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DA
答案及解析:
1.D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是红细胞的三大生理特征之一。红细胞在等渗盐水中可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
2.A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是由于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阻碍了红胞的下沉。但在某些疾病情况下,红细胞彼此能较快地凹面相贴,称为红细胞叠连。红细胞叠连主要取决于血浆的变化,而与各种血细胞无关。
1(A型题).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
A.降解FⅡ和FV
B.降解FⅧ、FⅨ和FX
C.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D.抑制蛋白质C系统
2.(X型题)纤溶酶原激活物包括
A.t-PA
B.PAI-I
C.TFPI
D.激肽释放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答案及解析:
1.C纤溶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在纤溶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可被分解为许多可溶性小肽,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后者不再发生凝固。某些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还具有抗凝血作用。
2.AD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可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而降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保证血管的通畅。FⅫa可激活激肽释放酶而激活纤溶系统,在体外循环情况下,激肽释放酶是纤溶酶原的主要激活物。PAI-1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由血管潜内皮细胞产生的生理性抗凝物质。
1.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的血型是
A.A型B.B型C.O型D.AB型
2.关于Rh血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性最强强的是E抗原
B.红细胞上存在d抗原者称Rh阳性
C.Rh抗原可存在于白细胞表面
D.Rh阴性的人第一次输入Rh阳性血液,一般不会产生溶血反应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答案及解析:
1.D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的类型,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称为凝集素,存在于血清中。同一个人的血液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否则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即红细胞凝集反应。红细胞膜上含有A凝集原者为A型血,含有B凝集原者为B型血,既含A抗原又含B抗原者为AB型血,既无A抗原又无B抗原者为0型血。
2.D目前已经发现40多种Rh抗原,抗原性强弱的排序为DECce。Rh抗原只存在红细胞上。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者为Rh阳性,不含D抗原者为Rh阴性。由于Rh阴性的人红细胞上无D抗原存在,因此第一次输入Rh阳性血液不会发生溶血反应。
1.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是
A.铁、维生素B12
B.铁、蛋白质
C.叶酸、维生素B12
D.蛋白质、维生素B12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答案及解析:
1.B细胞的生成需要足够的蛋白质、铁、叶酸及维生素B12。其中,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重要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此题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原题。
2.A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很小,其静息电位主要与K+平衡电位有关,因此降低细胞外液Na(浓度对静息电位的影响不大(请注意比较:若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增大)。细胞外液Na+浓度降低将导致去极化时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峰值降低,锋电位减小。
3.B全或无”是动作电位的特征,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标志,具有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CD均是局部电位,均不具备“全或无”特征。
男,24岁。间断心悸1月余。心悸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可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QRS时限0.16s,其前无P波,代偿间歇完全。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
A.房-室延搁
B.心肌传导速度不均一
C.自律细胞兴奋性增加
D.心肌有效不应期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答案及解析:D心电图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应诊断为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故本题的题意为“室早完全性代偿间歇”的机制是什么?②期前收缩有自身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前兴奋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时,如果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则此次正常下传的窦房结兴奋将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即形成一次兴奋和收缩的“脱失”,须等待下一次窦结的兴奋传来时才能引起兴奋和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可见,代偿间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肌有效不应期长(D)。③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使心房和心室不同步收缩,故不答A。B项与心肌传导性有关,而与心肌兴奋性无关,故不答B。自律细胞兴奋性增加将导致心率加快,而不是产生代偿呈间歇,故不答C。
1.影响搏出量的因素不包括
A.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B.心肌收缩能力
C.动脉血压
D.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跨膜离子流动的种类
2.心包积液时搏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A.心肌收缩力下降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
C.心室射血期缩短
D.等容舒张期缩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答案及解析:
1.D出量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之差,因此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容积)可以影响搏出量。心肌收缩能力主要通过等长调节影响搏出量。动脉血压主要通过调节心肌后负荷影响搏出量。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跨膜离子流动的种类主要影响心室肌细胞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而不影响搏出量(D)。
2.B心包积液时,心包内压增高,可妨碍心室充盈,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搏出量降低。
1.关于动-静脉短路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通道
B.管壁结构与微动脉类似
C.在手指、足趾、耳廓等处分布较多
D.可使部分血液迅速经微循环进入静脉
2.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大的血管是
A.微动脉
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C.后微动脉
D.毛细血管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答案及解析:
1.D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脉的是直捷通路,而不是动-静脉短路。动-静脉短路要分布于手指、足趾、耳廓等处,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
2.A同一器官中,动脉中缩血管纤维的密度高于静胁笋脉,微动脉中最高,后微动脉中分布很少,到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已没有神经分布。
1.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的因素不包括:
A.前负荷增加
B.后负荷增加
C.心率增快
D.心肌收缩增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答案及解析:
1.B心输出量=搏出量X心率,因此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大。②影响搏出量的因素包括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前负荷是指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当前负荷增加时,心肌通过异长调节,使搏出量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增加。③当后负荷增加,即大动脉血压增高时,等容收缩期室内压的峰值将增高,结果使等容收缩茹期延长而射血期缩短,射血期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都减小,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B)。④心肌收缩力增强时,当然心输出量增加。
为了方便大家后期回顾
我们把往期发的真题也放在下方了,大家可以自行复习
???
往期真题
物质跨膜运动方式
动作电位和静电电位
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凝血因子及凝血过程
血型系统
红细胞合成所需要的物质
血液循环
生理学呼吸8道题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
肾脏的排泄功能
神经系统
内分泌
生殖
病理学3
损伤的修复(病理学2)
病理学4-7章
病理学8-11章
病理学11-15章
病理学16-19章
病理学1
病理学24-27章
病理学28章
内科学1-4章
内科学10道题
内科学9-12章
内科学13-16
内科学17-20
内科学21-24
内科学29-32
内科学33-36
内科学37-40
内科学41-44
内科学45-48
有任何建议,都可以给小编留言,就在文末留言就好,比较容易看到。
课程购买方式
方式①:联系银成医考老师购买!
文老师
张老师
贺老师
江老师
张老师
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