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饮食 >> 从走路姿势辨识隐藏疾病
作者:刘振国主任、教授;罗懿
科室: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
医生有话说走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动作。举手投足之间,看似轻而易举,实则不容小觑。每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严密“监控”下完成的,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故障,走路姿势就会改变。步态是指走路时所表现的姿态。步态的改变,可能预示着某种疾病的发生。
步态异常的种类很多,每一种都与特定的疾病有着密切关系。日常生活中,如能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及时识别步态异常,尽早就医,将有助于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这里,我们简要描述一些常见的步态改变及其所预示的可疑疾病。
1慌张步态表现为起步较困难,动作慢,抬腿低,可出现向一侧倾斜。走出几步之后,会越走越快,步伐变小,难以及时停步,容易跌倒。这类患者身体易前倾,转身时动作僵硬,需要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完成。
可疑疾病:此类步态多见于帕金森病。
2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表现为走路时双腿动作幅度很大,不协调。起步时一脚高抬,突然垂落,步伐长短、高低不规则。走路时身体摇晃,有踩在棉花上的感觉,需要密切注视脚下每一步。走路时需要扶住他人或物体来防止身体倾斜跌倒,如果闭上眼睛或在黑夜中则无法行走。步态异常呈进行性加重。
可疑疾病:常见于脊髓痨、脊髓性共济失调、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等。
3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表现为改变体位时出现明显的躯体摇晃不稳,包括起身、转弯、突然站立或坐下时,需要搀扶。行走时双腿分开,间距较宽,不能走直路。常伴有重心不稳,摇晃不停。
可疑疾病:常见于小脑卒中、小脑肿瘤、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等。
4肌张力障碍步态表现为行走时出现较多难以控制的动作、姿势变换。走路时可出现上、下肢突然向外甩、身体扭曲,行走不稳可呈跳跃式或跳舞样;有些患者还出现无法控制的手指比划、头部倾斜、努嘴、伸舌等动作。
可疑疾病:常见于舞蹈症、手足徐动症等。
5摇摆步态表现为逐渐出现的步态异常,行走摇摆,俗称鸭步,上楼困难,蹲下起立困难。此外常可见腓肠肌肥大,触之质地较硬,缺乏肌肉的弹性,故称为假性肥大。
可疑疾病:常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温馨提醒观察步态常可提供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线索。如发现有步态异常现象,应及早就医。
本文为“家庭用药杂志”独家原创文章。相关文章可回复以下序号获取,有★标记的可直接点击下方标题阅读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养护阿尔茨海默病能治愈吗?★脑萎缩就是老年痴呆吗?★“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