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当考试天数只剩下个位数的时候,我比你们还要焦急,到底什么内容才能有效的帮助你们利用这最后的几天?经过和顾问团的反复讨论,我们觉得还是易错题的讲解对大家最有帮助,请大家不要错过,能踏踏实实的看题看解析,深入地理解题目。我的建议是先自己做题,再看答案解析,解析里也会有些解题技巧。

易错题一

患者,女性,65岁,因阵发性胸闷8年,持续胸痛8小时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90mmHg,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1、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为

A.Ⅱ、Ⅲ、aVF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V1-V4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Ⅰ、aVL出现肺性P波

D.频发室性早搏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

A.血清LDH上升

B.血清GOT上升

C.血清GPT上升

D.血清CK-MB上升

E.血清肌红蛋白下降

3、上述患者出现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此时最恰当的处理应是

A.静推西地兰

B.口服美西律

C.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D.口服普鲁卡因胺

E.口服妥卡尼

4、住院第2日患者出现胸闷、大汗、面色苍白,体检心率次/分,律齐,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压90/60mmHg,考虑合并心源性休克。此时不宜用

A.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B.静注速尿

C.静滴多巴胺

D.静滴多巴酚丁胺

E.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5、起病4周后,病人反复低热,左肺底有湿性啰音,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

A.肺结核

B.尿毒症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E.肺栓塞

1、B;2、D;3、C;4、B;5、D;

专业综合-心血管系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本题较为完整地考察了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检查、诊断、治疗与并发症一系列内容。通过本题,能充分考察考生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处治是否具有全局性。

第1题,由于题干已经说明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故只需要通过心电图的定位找到对应心脏发病部位即可。

(1)Ⅱ、Ⅲ、aVF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提示急性下壁心梗,排除A项,排除C项;

(2)Ⅰ、aVL出现肺性P波是右心房扩大的心电图表现;

(3)频发室早(D项)是急性心梗常见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项)更是急性下壁心梗的常见心律失常表现,但均对诊断急性心梗没有特异性(即其他疾病也可以发生该表现),更不谈是诊断急性前壁心梗。

只有V1-V4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通过定位V1-V4(前壁的定位)以及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急性心梗的改变)可以较为确定地诊断出急性前壁心梗,故本题选B项。

第2题,患者发病8小时,肌钙蛋白(3小时出现)、肌红蛋白(2小时出现),CK-MD(4小时出现)均可出现升高,并且持续2天以上(最长者cTnT可达14天),如果选项中有均可选择。选项ABC中LDH、GOT、GPT,由于特异性和敏感性远不如肌钙蛋白等,故选项中即使出现也不宜选择。

本题中并无肌钙蛋白选项出现,而E项中肌红蛋白是“下降”,有错误,故不宜选择(肌红蛋白在发病2小时后出现,高峰12小时,持续1-2天;8小时时还未达高峰,不会下降)。故本题应选D项。

第3题,凡遇室性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除了室颤要用电除颤以外,其他的都可以首选利多卡因治疗,若没有利多卡因则考虑胺碘酮。另外,本题中ADE项的药物均为I类抗心律失常药,,本身可引起心律失常,从而增加急性心梗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死亡率,故禁用!而利多卡因虽也为IB类药物,但本身并不引起心律失常,故可用于心梗伴室性心律失常,故本题选C项。

第4题,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此时通过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行辅助循环的同时行介入治疗是最佳的处理方式(如果有条件),可降低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A正确。在补充血容量后,若患者血压仍低,使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升压是较好的选择,C、D项正确。心梗患者抗凝治疗亦无禁忌症(出血史、出血倾向或正在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血压过高,新近手术而创口未愈),急性期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是正确的做法,E正确。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如果使用速尿这样的利尿剂,会加重循环血量的不足,加重病情,绝对禁用!本题选B项。

第5题,本题患者有心梗,有发热,有心包摩擦音(提示心包炎),单侧肺部湿罗音(提示肺炎),这种心梗病史+发热+心包炎+肺炎的组合情况下,首先考虑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其他选项中的情况虽然也可以出现,但从一元论的角度来说,首先考虑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更为妥当,故本题选D项。

以上通过对这组A3型题较为全面的解析,相信大家对心肌梗死的一套检查、诊断与治疗有了较深入理解。当然,在此希望大家在仅剩下的20多天时间里,能够训练一下自己快速找到关键词(题眼)和想首选诊断、治疗方法的能力:

(1)第1题看到前壁心梗,直接想到定位的胸导联(满足V1-V5的选项即可);

(2)第2题只考虑cTnT、cTnI、肌红蛋白和CK-MB的上升,如果这四个在选项中出现了不止一个,再考虑患者发病的时间与哪个的峰值最接近;

(3)第3题看到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首先想到用利多卡因(其次考虑胺碘酮);

(4)第4题,心梗病史+发热(+心包炎+肺炎)=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如果用了上述的快速做题方法,本组5题中有4题均能在几秒钟内得到准确答案,对于各位奋斗在备考第一线的同志来说,是不是一把利器呢?

易错题二

女性,58岁,2型糖尿病15年,长期口服格列本脲,10mg/d。查体:血压/90mmHg,心、肺和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Ⅲ期。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h血糖10.6mmol/L,血尿素氮6.2mmol/L,血肌酐92.5mmol/L。尿常规检查尿糖50mmol/L,蛋白阴性。

1、为排除糖尿病肾病,最需要的实验室检查是

A.尿酸化功能试验

B.尿相差显微镜检

C.肌酐清除率

D.尿微量白蛋白

E.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糖尿病治疗应选择

A.磺脲类降血糖药加量

B.双胍类降血糖药

C.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

E.胰岛素

3、经检查为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应首选

A.利尿剂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C.α受体阻滞剂

D.β受体阻滞剂

E.钙通道阻滞剂

1、D;2、E;3、B

专业综合-代谢、内分泌系统-糖尿病与低血糖症-糖尿病

本组题目考查的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部分的内容。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均以血管(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为病理基础。其中大血管病变主要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和外周血官病,而微血管病变主要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

其中,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I期,肾小球的功能性改变为主(肾小球率过滤↑,肾脏变大);II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出现尿白蛋白排泄率(AER)间歇性增高;III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AER开始↑,特点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IV期,即临床肾病,尿蛋白增多,AER继续↑,肾小球率过滤↓,肾功能减退,出现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V期,出现尿毒症的典型表现。

第1题中,患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而如果在视网膜病变IV~VI期(增殖型视网膜病变)常伴有糖尿病肾病,现在诊断为III期,处于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I~III期)的临界,需要排除一下糖尿病肾病,如果有,也应该为早期,故最好检查尿微量白蛋白。ABE四项的检查结果无法区别导致肾小球疾病的病因(A项尿酸化功能试验主要判断有无肾小管酸中毒,B项尿相差显微镜检用于查看尿中有无细胞及其成分,C项肌酐清除率只要是主要是用于判断肾功能减退情况,E项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蛋白尿的检测指标,但无法区分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只有D项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的较为敏感的指标。

第2题,糖尿病出现肾脏损害已是糖尿病较晚期的表现,此时口服降糖药无效,需直接使用胰岛素,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等均为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故选E项。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

①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经生活方式调整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达到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仍>7.0%;

③无明显原因体重下降或消瘦;

④任何类型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糖高渗状态等急性并发症;

⑤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分娩;

⑥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⑦外科围手术期;

⑧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第3题,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降压应用ACEI类和ARB类有利于保护肾脏,减轻蛋白尿,为其独特用途,建议记忆。本题选B项。

糖尿病一节在代谢性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其诊断标准、急慢性并发症、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治疗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着重复习,并适当记忆相应内容。最后冲刺阶段建议再把这一部分内容好好看一下,避免混淆。

记忆小卡片第六十五天:

执考助手

丁香园出品

ou

执考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在这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掌上题库」考前冲刺版。









































中科UM-D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ys/41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