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预防 >> 2016岁末盘点医生没有你说的那么高尚
促使我要写写这个话题的,是昨天晚上十点医院同事的“牢骚”。说是牢骚,其实更是我这些可爱的同事们对习以为常了的“加班”苦逼生活的调侃。其实我想,牢骚也好,调侃也罢,只要他们能释放出这种工作及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尽力保持健康的身体及心理,都很好。也都十分有必要。
愿他们在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尽力保持开心和健康的生活状态。保重,我的同事们!保重,我的朋友们!
几乎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把医生叫做“白衣天使”,就像把老师称为“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称呼曾激动了多少年少孩子们的想像和激情,他们(当然也有曾经的我们)恨不能马上生出一双天使的翅膀,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列里去。
的确,身穿白大褂,医院的门诊与病房之中,穿行在那些亟等救助的病患之间,给人以威风凛凛之感,也给人以神圣威严之感。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我相信,差不多每一个年少的人们心中都曾充满过这样的责任和荣誉感。
所以,很多人以高于同龄考生很多分数,走进了医学类院校,接受长于普通高等院校好几年的本科教育,然后,读研,读博,然后,经历漫长的临床学习成长过程。最终,在同龄的人们已经普遍事业有成的时候,终于可以独当一面,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医生”了。他们没有怨言,他们视这为理所当然,视这为成为一名合格医生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他们有责任感,有荣誉感。他们从此可以有能力把健康还给患者,他们从此可以与病魔与死神战斗……
而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也仍然如以往一样,把最高的期待交付给他们,把“天使”的期许交付给他们,心里期待着他们成为一个个人间最美丽的天使。所以,当他们哪怕有一点点瑕疵出现,都会成为社会各界诟病和谴责的焦点。
好吧,他们更多的时候,认了。他们更多的时候,采取了沉默。尽管他们很累,很委屈,但马上,必须揣起这样的疲累和委屈,投入工作中去。因为,疾病正在纠缠着那些病人,那些病人正在以“天使”的期待看着他们,等待他们的救助。所以,当SARS来了,他们必须第一批冲进疫区;当地震来了,他们必须第一时间冲进震区;当一切风平浪静之后,甚至来不及掸一下身上的灰土,又重返门诊和病房的消毒药水味中去。没别的,就因为他们是医生。谁都可以休息,但只要有疾病在,他们就必须工作……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些镜头,他们疲惫不堪的工作现状:
做完16个小时手术在手术室席地而睡的女医生
34岁的青年医生陈磊,一整天的手术后累晕在手术室外,口服葡萄糖
医院刘启医生手术期间晕倒,他从晚上7点半开始,持续到凌晨3点多,为一名绞断手指的工人做断指再生手术。经过短暂休息,他再次投入手术,直到上午九点半完成手术,总计十四个小时。
这些,都是医生们在工作中因疲劳过度而发生的。这些,就是中国医生们真实的现状。
如果不是自媒体的兴起,或许其他行业的人们永远不会看到这些镜头,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心中的“天使”是怎样一种生存状态。
当然,这样的状态里,他们也没有过什么怨言,他们最多也只会像本文开头我那位同事一样,“牢骚”一下,调侃一下,转身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是一种责任?还是一种习惯?
但即使这样,在即将过去的年,还是发生了太多令人痛心的伤医事件:
1月,北三院产妇死亡事件: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一名职医院因病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要求北医三院给出交待;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并指出死者家属数十人聚集并滞留产科病房,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一时间纷纷扬扬。1月29日,医院,因打头皮针前给患儿剃发,护士颈部被患儿家长用剃刀划伤。
2月2医院5名医护人员被患者家属追打。
3月14日下午,深圳医院(医院)发生王某杰家属医院闹事一事:3月14日下午15时许,王某杰家属组织10医院大厅举横幅、烧纸钱,推搡殴打包括主治医生在内的多名医护人员,并强迫主治医生下跪烧纸钱,医院医疗秩序。
3月21日下午2时许,安医院精神科医生在办公室午休时,被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砍伤,抢救无效遗憾离世!5月5日,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被人尾随回家,砍了30多刀,不治而死亡,男子随后跳楼身亡。
5月5日,安徽《新安晚报》报道,宿州男子刘永伟年6月因车祸医院做了胸腔手术,医院检查被告知“右肾缺失”。引发大众对医生进一步的信任危机。随后,徐州市卫生计生委组成调查组,5月10日晚,调查组发布“关于刘永伟手术后‘右肾缺失’的调查报告”。报告称,综合第三方检查结果和专家组意见,调查组形成的最终意见为:刘永伟术后右肾存在,目前呈现为外伤性移位、变形、萎缩。涉事医生终于获得清白。
5月10日,医院一名外科医院被人砍伤,事发时有3名外来人员到其办公室就诊,在医生准备进行清创缝合术时,同行人员掏出随身携带刀具砍向医生。
5月18日下午1时40分左右,医院五官科医生王俊在接诊时,因患者家属不满,在推搡过程中被患者家属突然一拳击倒在地。虽经全力救治,但于18日下午5时15分左右抢救无效离世。
7月7日,广东省罗定市素龙镇卫生院的陈志明医生被一名患者捅伤,伤及肝脏,出血达mL,医院抢救。据悉,行凶者曾于7月4日来看过病,吃药后自觉病情加重,便持刀前来报复之前给他看病的医生。
7月21日傍晚,河医院骨科门诊医生刘广跃被杀在诊室。
9月2日,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死者亲戚拖值班医生给死者下跪,医院内五科唐主任被连打三次,经医院诊断考虑肺挫伤可能,头皮血肿,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肾挫伤?腰椎退行性变。
10月3日上午,泰医院儿科医生李宝华被一名患者家属砍成重伤,其中头部受伤严重,医院虽组织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世,年仅36岁。
10月4日凌晨3时许,邵某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因对值班医生呼吸内科刘医生问询产生误解,将其头部打伤,鲜血直流。11月2日上午9时,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该院外科主任张志鹏医生在办公室例行查看病历,突然被一名患者家属用匕首刺中右后胸部,肇事者被其他医护制止后迅速逃离。张志鹏主任被诊断为:胸部锐器伤、肺挫伤、肝挫伤、右侧膈肌挫裂伤。
11月22日上午10时,山西长医院感染科女医生申雯,正在会诊途中,突遭一名患者家属持刀袭击。申雯医生身遭9处刀伤,其中1处刺破心脏,导致心脏破裂,心包填塞、休克。
……
还剩下最后几天,面对这一大长串事件,我感到莫名的心塞,也心寒。这些事件的发生,在向我们透露着一个信息:在医患关系中,很多的时候,患者们已经不是把医生看作“天使”,而是把他们想像成魔鬼了,想像中这些医生们不是为了救治病人,而是仅仅在掠取金钱!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的战场,如今却成了医生这个群体的生死场,这是一种多么悲凉的现状!
我只能默默祈祷这样的恶性事件不再上演。
然而,更让人心寒心塞的,也是这一年,连最应该公正客观的媒体,也在火上浇油般地抹黑他们。其中,最令他们伤心绝望的,是山东电视台《生活帮》关于潍坊妇幼保健院那个“纱布门”,和刚刚发生的央视《新闻调查》把药价虚高归罪于“医”的报道了。关于两个事件,都在医疗界甚至医疗界之外的领域里引起了轰动,甚至愤怒。我有两个短文专门谈这两个事件:
“生活帮”,你这是帮患者,医院,黑这个社会呢?
央视《新闻调查》,请不要把制度的破锅甩给医生,他们撑不起这么沉重的天空
说真心话,这些与社会各界人士一样作为子女、父母、丈夫、妻子的普通人,并没有奢求过所谓“天使”的赞誉,甚至现在连社会的“理解”也不敢奢求。他们也很脆弱,脆弱到根本不可能承担起社会赋予他们的太多,像央视所做的,把药价虚高的责任推给他们。其实,他们只希望能像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好好地、平安地生活每一天。他们清楚,那些“天使”之类的赞誉离开现实的人生太遥远。
他们只想告诉世人:我们真的没有你们说的那样高尚,但是,也请相信,我们也绝对没有你们想像的那样龌龊!我们与你们一样,只不过是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的苦逼小人物。我们也有任何一个普通人所有的情感,我们也在乎地位、名声,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学校,有个好前途。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家人生活得富裕、幸福。我们也会有贪念,面对金钱,或其他的诱惑,我们也会动心。但同样,我们也与任何职业中的人一样,会有我们职业的和作为人的道德底线。当很多人把我们从“天使”视作为挣钱不择手段的魔鬼的时候,我们也会黯然神伤……
可是,这一年发生的这一切却是,当一个阶层把自己从“天使”降低到“苦逼”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他们渴望的平静、安宁。
至此,我也无话可说了。我只能在这岁末年终的时候,默默祈祷:在新的一年里,让这些从“天使”跌落到“苦逼”的医生们,回归到正常的人生里来,过一个正常人正常平静的生活。
因为,无论如何,社会还是需要他们,患者还是需要他们。
阿门!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药物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