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结核性心包炎

1.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常有心外原发性结核病灶或同时有其他浆膜腔结核性积液存在,长期低热、盗汗、疲乏无力,多无胸痛。少有心包摩擦音,可有亚急性心脏压塞,心包积液量常较大。易转为慢性,形成缩窄性心包炎。

2.治疗原则

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主张尽早足够剂量的强化治疗: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治疗,2个月后多数患者可二联药物联合治疗半年。难治者疗程需一年。

二、肿瘤性心包炎

1.临床表现

常常无症状,有或无胸痛,少有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量大、邻近脏器压迫,多有心脏压塞,是导致心脏压塞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红细胞沉降率快、贫血。

2.治疗原则

治疗选择依据肿瘤的组织学及其基础情况决定。确诊的敏感肿瘤可采取抗肿瘤治疗:化疗、放疗(淋巴瘤、白血病);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有心脏压塞者可予以心包穿刺引流,可缓解症状。

三、病毒性心包炎

1.临床表现

病毒性心包炎是最常见的急性心包感染疾患,是由于病毒直接侵犯心包或(和)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损伤所致。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骤,高热、剧烈胸痛。早期有明显心包摩擦音,少有心包压塞。最常见病毒为柯萨奇病毒B型和埃可病毒8型。

2.治疗原则

因病毒性心包炎典型过程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缓解胸痛。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要药物。心包积液多数为自限性,无需特殊处理。

四、尿毒症性心包炎

1.临床表现

见于进行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持续慢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者,是慢性肾衰竭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达20%。可出现发热,胸痛,心包摩擦音。常以心包积液征象为主要表现。

2.治疗原则

经强化透析治疗2周心包积液不消退者需进行非肝素化的血液透析,如无效或不能进行非肝素化的血液透析者可选非肝素化的腹膜透析。当强化血液透析无效时可选用NSAID和皮质激素全身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五、自身免疫相关性心包炎

1.临床表现

部分可有典型的急性心包炎表现或心包积液征象,可同时并存心肌损害。心包炎很少是结蹄组织疾病的首发表现,通常在自身免疫疾病活动期发生。

2.治疗原则

针对基础自身免疫疾病的全身抗免疫强化治疗和对症治疗。泼尼松、布洛芬、秋水仙碱药物应早期应用,逐渐减量。

六、化脓性心包炎

1.临床表现

较少见,但如果未获得及时有效治疗,常常是致死性的。临床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呼吸困难,剧烈胸痛,明显毒血症表现。多有邻近脏器或血源性化脓感染灶。约半数有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量大,常发生心脏压塞,易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2.治疗原则

静脉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根据药敏选择);心包穿刺引流,使用大的导管应用尿激酶、链激酶冲洗,溶解化脓性渗液;剑突下心包切开引流更好。

七、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

1.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发心包炎,一般于梗死后2~5天出现,与损伤后急性炎症有关。通常较隐匿,可有低热,胸痛症状有时难与心肌梗死后心绞痛鉴别,70%心包摩擦音出现在第1~3天。

2.治疗原则

住院观察,与心肌梗死延展鉴别诊断。症状较轻者无需特别治疗。药物:首选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仅用于心肌梗死已愈合而心包炎顽固复发者胸痛不缓解者,短程使用泼尼松。心包破裂者紧急手术,如无急诊外科手术条件,可心包引流与心包内缓慢滴注纤维蛋白凝胶交替进行。

八、心脏损伤后综合征

1.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MI)后或心脏心包损伤后晚发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可能源于免疫介入,于MI或心脏术后几天至数周发生,肺栓塞后也可发生。可持续数周,首次发作常是自限性,但有复发倾向。典型者有低热和心包摩擦音、胸痛,可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部浸润。白细胞增多。

2.治疗原则

同急性心包炎,对症处理。大剂量阿司匹林mg,4小时1次,对复发性、顽固性类型给予长期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心包内滴注强的松龙mg/m2。必要时心包切开或二次开胸手术。

本文为医道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参考文献

1.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osw.com//mjccwh/20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