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护理 >> 诊断学重点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肝脏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刺激
外观
淡黄,浆液性
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等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混浊
比重
低于1.
高于1.
凝固
不自凝
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蛋白定量
少于25G/L
大于25G/L
蛋白数量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
常x/L
x/L
细胞分类
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
不同病因,分别以中性或淋巴为主
细菌检查
-
+
细胞学检查
-
+
(腹水为漏出液见于:肝硬化腹水.)(胃液呈咖啡残渣样外观见于胃溃疡)
肝脏检查
肝功能健康体检可选择ALT、肝炎病毒标志物、肿瘤标志物、血清蛋白、A/G
1、低蛋白血症:血清总蛋白低于60g/L或白蛋白减少到25g/L以下.低蛋白血症易出现腹水,
A/G比值倒置(A/G1)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M蛋白血症,如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
2、甲胎蛋白:胎儿早期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出生后合成受到抑制。对诊断肝细胞癌、滋养细胞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反映肝损害的最敏感的检查指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4、慢性肝病肝脏功能受损程度:碱性磷酸酶(ALP)
1、正常人尿胆红素为阴性反应,尿内尿胆原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
2、STB(总胆红素)增高伴UCB明显增高提示溶血性黄疸,伴CB明显增高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3、ALT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肌等组织,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
4、血清中大部分ALP来源于肝脏和骨骼肌,ALP明显升高主要见于肝胆系统疾病及骨骼疾病。
5、检查中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酶有ALT和AST,主要反映胆管阻塞性疾病的酶有ALP和GGT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
1.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1)肝脏疾病谷丙转氨酶ALT5-40u/L;谷草转氨酶AST5-40u/L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与AST均显著升高,以ALT升高更加明显。
?急性重症肝炎AST明最升高,
?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2)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
(二)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1)胆道阻塞性疾病;
2)肝炎;
3)肝胆系统以外疾病如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等。
(三)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1)肝癌。
2)胆道阻塞。
3)肝脏疾病:急性肝炎γ-GT呈中等度升高;γ-GT持续升高,
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四)乳酸脱氢酶(LDH)
1.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1)肝脏疾病:肝炎,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癌时LDH显著升高。
2)急性心肌梗死。
血氨升高是诊断肝性脑病,即肝昏迷的依据.
(尿胆原增多见于重症肝炎)
病历书写
病历:临床医疗工作过程的全面记录,反映病人发病、病情演变、转归和诊疗的情况。
2、一个疾病的完整诊断应力求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
3、临床诊断一般是从询问病史开始,然后再作系统的体格检查,需要时再作有关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4、一般情况下,病历应于病人住院后的___24___小时内完成。
5、转科记录内容应该包括__简要病史诊治经过转科原因
6、急诊危重病人,必须详细记录__就诊时间病情变化诊断抢救经过,抢救无效而
死亡者,应该记录_死亡时间死亡诊断__。
7、病历摘要包括___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器械检查结果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的阴性结果。
8、病人住院期间请有关专科医生会诊,应由__会诊医生___书写会诊记录。
9、临床诊断的内容和顺序包括:
(1)主要疾病诊断:
①病因诊断:为致病原因和本质;
②病理解剖诊断:对病变部位、性质、结构变化的判断;
③病理生理诊断:是疾病引起的机体功能变化,可以据此作出预后判断及劳动力的鉴定。
(2)并发症诊断:与原发病在发病机制上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3)伴发病的诊断:与主要疾病无关,但与其同时存在的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