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病因 >> 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回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分为四代,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第三代,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
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抑制DNA回旋酶的作用。
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2.1 胃肠道反应 最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共同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不宜空腹使用本品,食物不影响本类药品的吸收。60岁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时剂量宜小,因为60岁的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较慢,剂量大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应控制静脉滴注速度。
2.2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失眠、抽搐及精神异常等,主要是由于兴奋中枢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避免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抑制γ-氨基酸与受体的结合从而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
2.3 肌腱炎及关节反应
2.3.1 喹诺酮引起的肌腱不良反应少见 喹诺酮引起的肌腱炎严重者可导致肌腱断裂,特别是运动员。合用激素为危险因素,肌腱不良反应可能与喹诺酮引起肌腱的胶原组织缺乏和缺血性坏死有关。
2.3.2关节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肌痛、关节痛,特别是对承重关节的损害国内也有报道。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肌腱炎,这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可分为充血的和有炎症的水肿、肌腱疼痛和肿胀。
2.4 可能影响软骨发育 儿童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喹诺酮类药物在幼龄动物中影响软骨的生长,所以应避免应用于18岁人群,特别是婴幼儿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群,包括孕妇等。
2.5 皮肤、光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红斑、皮肤潮红伴瘙痒等。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主要是由于其可诱导单纯态氧和原子团,而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光反应和光毒性主要受8-位取代基的影响,在此位置为氟取代的喹诺酮类药物,如本品常常显示相对较高的光毒性。为避免产生光敏反应,对患者负责,生产厂家已在药品说明书上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光毒性反应,提示患者至少在受光照后12h方可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数天内应避免过长时间暴露于明亮光照下。并且在药品包装箱内放置了输液的大黑塑套,应注意使用。
2.6 心脏的毒性作用 心慌、心悸。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注射后,可通过组胺释放或直接改变心脏节律,诱导心血管不良反应,如心慌、心悸等。有些喹诺酮类药物还可引起Q-T间期延长,对心律不齐的患者,在临床应用时应密切注意。司帕沙星和格帕沙星不能与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合用。
2.7 肝脏损伤 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能对肝脏有损害。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像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替马沙星相关的自身免疫性反应、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和低血糖症等。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药物中不良反应最少的一种药物。
2.8 注射部位疼痛与静脉炎 此为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注射液的共有反应,主要因由于药物浓度过高、滴速过快而引起,本品可以通过双通道输液器,在输注本品时最好同时输入5%葡萄糖溶液,以降低浓度,减少静脉疼痛与静脉炎等反应。
3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注意事项
3.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避免与茶碱类合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消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等。本品对茶碱的代谢虽影响较小,但合用时仍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嘌呤化合物如咖啡因、茶碱类药物等,喹诺酮类药物与此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可降低其消除率,易增加咖啡因和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3.2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应注意 (1)司帕沙星与胺碘酮、阿司咪唑、卡普地尔、奎尼丁、舒托必利、特非那定等联用有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2)喹诺酮类药物与环孢素合用,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3)喹诺酮类药物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时虽对后者的抗凝作用增强较小,但合用时也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4)丙磺舒可减少喹诺酮类药物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此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5)喹诺酮类药物可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消除减少,血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6)含铝、镁的制酸药、铁剂均可减少喹诺酮类药物的口服吸收,不宜合用。抗酸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奥美拉唑等抗酸剂,对喹诺酮类也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对环丙沙星,合用既影响其吸收又使其在肾小管中的溶解度下降,易析出结晶损伤肾脏。(7)喹诺酮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芬布芬合用时,偶有抽搐发生,因此不宜与芬布芬合用。依诺沙星与布洛芬合用有引起惊厥的危险。(8)喹诺酮类药物与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可能会引起血糖失调,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处理。(9)万古霉素对喹诺酮类药物有拮抗作用,同时使用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疗效。
4适应证较为广泛
“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适应证较多,主要有下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生殖系感染等。”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及流感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现在对青霉素等其他抗菌药敏感性都不是很高,但喹诺酮类药物例外。在相关诊疗指南中,喹诺酮类药物是惟一可以口服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左氧氟沙星与之相仿,常与其他抗菌药合用。年IDSA/美国胸科学会(ATS)更新了成人院内获得性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VAP)指南,喹诺酮类药物被推荐用于各类HAP的经验初始治疗及需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革兰阴性菌所致的VAP。
喹诺酮类药物在腹腔感染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腹腔内药物浓度高,新型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对厌氧菌具优良抗菌活性;缺陷则是腹腔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对其耐药性高。该类药物的适用指证为明确病原并显示敏感的细菌性腹腔感染、肝脓肿特别是糖尿病基础上的肝脓肿的经验治疗。美国外科感染学会与感染病学会共同制订的复杂性腹腔感染诊治指南中,就推荐了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而在肝脓肿的应用方面,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肝脓肿的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而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大肠埃希菌,低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在泌尿生殖系感染中,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的优势在于,在尿液中药物浓度极高,如几乎%左氧氟沙星以原型从尿路排出,口服吸收良好,给药方便。缺陷则在于,尿路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对其耐药性高。此外,喹诺酮类药物还用于伤寒、耐药结核病、糖尿病足感染、旅游者腹泻的防治。
“目前,喹诺酮类药物也存在不合理应用的情况。”比如,在一些非细菌性感染者中应用该类药物,如用于以病毒性感染为主的呼吸道疾病“上感”、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无指征的围手术期预防使用;不进行病原菌药敏测定就广泛用于泌尿生殖系感染;一日多次小剂量给药;无指征的联合应用。
积极应对不良反应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肌腱断裂、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反应、重症肌无力恶化、外周神经系统病变、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光毒性等。该药亦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发生率低,对于患者个体可预见性较差。据介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曾多次发出关于氟喹诺酮不良反应黑框警告:年7月,FDA要求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生产者增加关于药物可能引起肌腱炎和肌腱断裂事件的黑框警告;年8月,FDA要求更新全身应用的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说明书及相关用药指导,以便更好地提醒这类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外周神经病变,症状包括上下肢的疼痛、烧灼感、麻木、无力或者任何深浅感觉的改变;年5月,FDA发布了一项药物安全性通知,严格限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用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非复杂性泌尿道感染患者,警告其可能致残甚至并发多种永久性不良反应;年7月26日,FDA批准更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口服制剂和注射液)的药品标签,再次严格限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用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非复杂性泌尿道感染患者,并黑框警告其可能致残甚至并发多种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
文献来源
崔俊昌,刘又宁,王睿,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变异浓度[J].医院感染学杂志,,15(6):-.
何慧丽,鲁燕侠,严莲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J].医院感染学杂志,,17(6):.
王瑾,王昆,柴栋.例住院患者使用头孢三代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J].医院感染学杂志,,17(11):-.
孙慧萍,蔡力力,阎赋琴.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医院感染学杂志.,18(7):-.
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治好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