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 急性心包炎治疗 >> 健康天气转寒了,上杭人要当心这种病来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持续缩短,气温逐渐下降,极易发生面瘫。中医认为,风属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而人头面部属于阳位。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当出现一侧面部活动不灵、不能闭目、口眼歪斜、喝水漏水、鼓腮漏气的症状时,就可能患上了面瘫。此时要及时就医,以免留下后遗症。
天寒地冻易致面瘫
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一年四季都会发病,不过在寒冬季节更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通常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重者会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同时出现耳后、外耳道疼痛、疱疹,甚至听觉过敏等症。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出。
现代医学认为此病为病毒感染使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水肿受压所致。本病属于中医“口眼?斜”“吊线风”的范畴,大多因外感风寒之邪致病,所以冬季更易多发。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歪斜。”
及时针刺见效更快
针灸治疗面瘫有明显的疗效。长期以来,针灸在解除病人疾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也表明针刺疗法能修复受损的面神经,可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恢复,对其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中医认为,针刺可调节和改善面部的气血经脉,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经脉充和条达,面瘫自愈,所以面瘫采用针刺治疗是最捷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面瘫患者患病之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首先要重视心理护理。
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要保护好眼睛。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等眼部疾病发生,因此,眼睛的保护非常重要。大风天气外出时,要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还可以用温热毛巾热敷患侧面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并配合面部按摩,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
除此之外,进行适当面部肌肉训练可以加快疾病的恢复。常用的动作如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面部及颈部保暖,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专家建议牢牢记取
对于面瘫的预防,专家强调,首先要远离风寒,遇到大风天气,出门时要轻拍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戴口罩或用围巾把面部、耳前、耳后围起来保护好,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平时洗头后,也要赶紧把头发吹干,不要让湿头发贴在自己身上。
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
面对压力时,要以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会自我调适。
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宜的体育项目,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跳舞等,对风寒的易感性和抗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也可以适当做些加强面部表情肌的训练,比如可以适当咀嚼口香糖,加强瘫痪肌群的恢复,少吃油腻滞胃、不易消化的食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桃、葡萄、苦瓜、茄子、青椒、韭菜,来维持人体足够的维生素摄入。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面部出现麻木等不适,医院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